暢談滙債:左右逢源炒足幾轉 - 馮鏗

暢談滙債:左右逢源炒足幾轉 - 馮鏗

近期美元的走勢予人感覺是隨風擺柳,與股市表現呈背馳,主要是受到風險胃納(riskappetite)所影響──股市向好,挑起投資者涉險的意欲,資金便脫離美債及其他美元資產,轉投商品及高息貨幣,以致美元受壓;相反,股市下挫,資金便湧向美債避險,令美元的需求大增,滙價亦回升。
環球經濟雖已遠離懸崖邊,暫脫險境,但仍未真正好轉。美國近期數據表現時好時壞,是經濟轉角前的常見現象,但真正復蘇何時出現?仍然是一個謎。此所以環球股市於3月低位回升後,近日表現相對反覆,筆者過去兩周力薦大家炒波幅,亦是基於感覺不到股市和滙市方向而作出。

美元暫不見單邊走勢

世銀調低環球經濟增長預測,令金融市場本周甫開市已出現高潮──股市大幅滑落,美元亦顯著反彈。其後美元後勁不繼,是經濟基調不足以支持滙價高企,但其他國家何嘗不是如此?歐元區經濟若不存隱憂,歐洲央行亦毋須破天荒向市場注入4420億歐元的1年期「平錢」;日本剛錄得歷來最嚴重的通縮,核心CPI按年下跌1.1%,迷失十年未見盡頭;新西蘭連續五季出現負增長,更從未見過。瑞士央行兩日內三度干預瑞郎強勢,是不欲兌歐元過於強勢,打擊出口。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於3月底提出「經濟嫩芽論」,為股市反彈推波助瀾,標普500由3月9日低位回升超過四成。但市場開始質疑嫩芽是否存在,又或者會否已變枯草,美國股神畢菲特便笑言看不見嫩芽,希望做完白內障手術後,可以看清楚一些。可見美國經濟要達致復蘇,仍有漫長的路。
上周堅持再炒波幅,終於修成正果。英鎊本周先升至1.6514,再跌至1.6208,然後升見1.6602,再跌落1.6230,昨日執筆時又回升至1.6460,若參考建議波幅的1.6180至1.6520,已可左右逢源,炒足幾轉。建議在1.40中位沽的歐元,於高見1.4138後,亦曾回落至1.3888才回升。
美元暫時不會有單邊走勢,下周若見1.10瑞郎,可以試沽,目標看1.0780,預留100點子止蝕已足夠。
馮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