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已連跌4日,但是亞太股市竟然完全不受影響,連升兩天,而且升幅頗大。
6月17日,恒指2日移動平均線跌破19日移動平均線,如果你想應用這類技術分析工具,就一定得繼續跟,千萬不好賣的時候跟,賣後發現股價回升,又不捨得高價追回。
至昨日為止,2日移動平均線仍然低過19日線,如果股市再回升,2日線高於19日線,就必須買回賣掉的股。錯無所謂,買賣差價不會差太遠,算是前一陣子的保險費。
恒指回升,內容已變,新的上升板塊是6月初至6月中旬下跌的本地地產股。前兩天龍頭老大長實(001)、新地(016)先回升,現在新世界(017)、信置(083)、恒地(012)與九倉(004)接力。不過,中資銀行股依然可以保持升勢,建行(939)已升破6元,創金融海嘯後的新高,如果基金經理有能力繼續托住中資銀行股同時翻炒本地地產股,下星期一期指結算會相當不錯,6月30日的半年結也可以好好地向投資者展示今年基金的表現。
美國聯邦儲備局議息結果是利率不變,依然是零利率,同時再一次重申低利率會維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但有提到經濟收縮的步伐已經減慢,這應該有助於消除不少人的擔心──聯儲局會擔心通脹重臨而於不久的將來加息。
內地豪客唔怕海嘯怕流感
3月19日,美國聯邦儲備局開始狂印鈔票,如今3個月過去,全球股市回升了,於是有人開始擔心美國印鈔票的後遺症──通貨膨脹。的確,一些天然資源的價格上升了,每桶石油由今年最低價32美元回升一倍以上,銅、鐵、黃金的價格都有相當的幅度。
今年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新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克魯明近日就很積極地在美國傳媒寫文章,反對加息及一切收緊銀根的政策,可見的確有不少經濟學家及共和黨在向奧巴馬政府及聯邦儲備局施壓力,以防止通脹重臨。
不久前,香港旅遊局公佈5月份旅客訪港人數大減後,我遇見一位賣名錶的老闆,他說,去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生意實際上影響不很大,銷售額下降約5%左右,但是,5月份開始的豬流感,影響就很大了。原因是今日香港的名錶零售,80%的顧客來自內地,金融海嘯對內地這些暴發戶影響不很大,而且,不少名錶實際上是用來送禮的,因此生意不大受影響,可是,豬流感使到內地客視香港為疫埠,不來了。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