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爾 捷克前總統
歐洲政治結構的一個基本支柱就是對平等的、普遍的和不可剝奪的人權這個普世價值抱有強烈而堅定的信念。而其核心就是從人權到自由生活的信念以及保護人的尊嚴。
二戰之後,這種人文主義理念就成為歐洲精神和政治標識的基石,這種理念也被包納在歐盟成立文件中。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歐盟可以或者想要以自身的價值、法規和文化強加給其他民族的名義,來征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
相反的,歐洲對人文主義的貢獻意味着一種決心,那就是,無論在甚麼情況下,都要立場堅定、不放棄歐洲文明和歐洲統一的重要精神。所以,歐洲對於人權和自由的普世性尤為重視。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許多地區,比如朝鮮、伊朗、緬甸、西藏、津巴布韋等地方,那裏的人權和自由繼續遭到踐踏。歐盟總務與對外關係委員會(GAERC)召開會議,就歐盟與古巴的關係再次進行討論。
多年來,儘管歐盟一再督促古巴政府,要求其釋放所有的政治犯、停止迫害獨立社會團體和政見異議人士,但是古巴政府卻置若罔聞。相反的,古巴政府繼續羈押那些良心犯,對要求社會範圍內更多的政治對話的行為予以治罪。
今年,歐洲人民將紀念「鐵幕」落幕二十周年,鐵幕曾經將歐洲一分為二。但鐵幕降落、這一劃時代的事件過去二十年後,仍有類似的鐵幕環繞着古巴,使得今年的紀念更加令人感到刻骨銘心。
向邪惡妥協代價慘重
當然,在古巴海灘邊來來往往的遊客們並沒有意識到鐵幕還存在。雖然由於無知或是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但不管怎麼來說,歐盟都應該堅持要求古巴政府釋放政治犯,利用一切國際場合向古巴政府施壓,要求其尊重古巴人民的人權和民權。在每一次與古巴領導人的談判中,歐盟的政治領袖和外交官們都應該提醒他們的夥伴,古巴履行自己的義務,歐盟還應該與古巴社會團體保持接觸,表達他們站在政治犯家屬一邊的立場。
從其二十世紀的自身經歷出發,歐洲知道向邪惡妥協可能引發的災難性後果。二十世紀的歷史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教訓。這種政策或被經濟利益主導,或者出於邪惡能被安撫並自行消失的幻想。向邪惡妥協的政策導致歐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歐盟不應該也一定不能再重複犯這種錯誤。
ProjectSyndicate,2009.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