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 跑 - 高慧然

陪 跑 - 高慧然

每逢比賽,例必有參賽者被標籤為陪跑者。陪跑者,被看死了不可能取得獎項的參賽者,也被喚作黑馬、大冷等等。
在運動界,有另一種陪跑,或陪練。他們不是用來襯托大熱的,相反,他們具相當實力,是被作為超越的對象的。我有一個朋友,五歲進入少體校打乒乓球,因風格及打法與某球星相似,多年來一直擔任陪練,助隊友尋求打敗高手之道,卻從未有機會正式上場比賽。田徑場上的陪跑者,則近似於助教,帶動運動員一起跑,激發他們內在的潛力。
與黑馬、大冷同義的「陪跑」,其實是陪襯。法國作家左拉曾寫過一個陪襯人的故事,那時候還沒有整容術,有錢而貌寢的女子讓自己變漂亮的方法就是直接買一個比自己更醜的女人,帶着她招搖過巿,出席各種社交場合。我們知道,美與醜其實是相對的,沒有最醜,只有更醜。所以,長得醜不要緊,只要有人比你更醜。這就是陪襯人存在的意義。
上述兩類陪跑,命運都帶着悲劇色彩,運動界的陪跑,人生的意義只為了成就他人。至於陪襯人,則是以自己的弱突顯對手的強。所以,把走上同一個賽場的競爭對手中較弱勢的幾個視作陪襯其實是不合適的。有心的陪跑者,絕不甘心當陪襯,而會努力做一個挑戰者,為人生尋找更高遠的目標。
當生活安排我們做陪跑,是就此淪落,還是更上層樓?路,在你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