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不回家 - 陳也

六月,不回家 - 陳也

「今天是不一樣的日子,我和朋友可能永遠無法回家。但全世界最少看到我們在街上被殺的照片,令伊朗擁有民主。請為我們禱告。」這樣的遺言,似曾相識,六四極了。
同樣是六月,伊朗綠色革命抗爭中,許多群眾都有這種犧牲小我的心志。用鮮血換取民主政制,驅逐獨裁舞弊的領導層。伊朗人這個多星期冒死上街,前仆後繼,用石頭對撼槍彈,以人肉譴責暴政,全世界都在看,天在看,六四亡靈不必依靠YouTube、Twitter和Skype,也在看。看來,就只有被迫在電腦裝上「綠壩」的國內同胞,未必看得到伊朗這場慘綠色之春。
「人們勇敢和深信自由,不足以推倒他們討厭的制度,天安門就是例子。要成功,不能只靠遊行。」BBC記者JohnSimpson在德黑蘭現場目擊這場六月革命時有這種說法。抗爭顯然會升級,伊朗人不會走天安門舊路。改革派總統候選人穆薩維也不肯做另一個趙紫陽。六四、天安門,歷經二十年沉澱,影響力從柏林圍牆倒下到蘇聯解體,今次落在布殊總統標籤的邪惡軸心伊朗身上,血流得跟謊言一樣多。而那張面容淌血眼睛仍然睜着的年輕女子溫柔的臉,暴烈無比。網民說她的名字是Neda,她永遠不能回家了,全世界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