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財政部周二拍賣400億美元2年期國庫券,錄得逾兩倍超額認購,包括各國央行在內的海外投資者共購入當中68%,比率是逾6年最多。不過,瑞信利率策略師蘭茨指,海外投資者偏愛短債,對長債卻有戒心,因此華府昨拍賣的5年期債和今日拍賣的7年期債,反應不會如2年期般踴躍。
事實上,華府本周合共拍賣破紀錄的1040億美元國債,將來亦可能要繼續發債,以應付龐大財赤,這將令債價受壓並推高債息。
分析師更相信,以現時走勢看,美債價格今季可能錄得1980年首季以來最差表現。
美國周二拍賣的2年期國債反應理想,曾推動債價上揚,並將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推回3.62厘的3周低位,惟市場擔心5年期及7年期國債反應欠佳,令美債價格回軟,10年期昨曾回升至3.66厘。
長債緊隨拍賣 反應料遜
另方面,為紓解市場資金短絀,並重新啟動銀行借貸活動,歐洲央行昨進行歷來首次一年期資金拍賣,並決定「有求必應」,向所有入標銀行借貸,合共向1121家銀行借出4420億歐元(約4.84萬億港元)。
雖然銀行對資金要求較市場預期多,但少於5000億歐元反映市場資金緊絀情況不算嚴重。
分析員則說,歐央行息口可能已見底,加上拍賣資金的息率僅1厘,是金融機構借「平錢」最後機會,故此結果不一定反映市場資金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