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報載「旅客嚴選歐洲之最」;雙城姊妹花倫敦及巴黎得到不少最之榜首,不一定好嘢:最昂貴,最佳飲食,最差飲食甚至現代文明世界最要不得之「最骯髒」。
不過,不怕氣死你,她們都是歐洲遊人最多之城市。無他,貴為世上既著名又為強大王國首都,不單止本國子民,就是一度被殖民的異族起碼幾代人都附着那股不散寃魂愛恨交加不離不棄。想想日本不過曾經兩個殖民地,韓國與台灣,已然擁有相當深厚愛恨情意結;瓜分非洲與中東,北美洲與東南亞分佔殖民地的法國與英國,你想切斷曾被統治子民的次等國民情緒豈在一朝一夕?
人家人口以億億聲計不用說,看看我們不滿一千萬人口香港,踏足倫敦豈無親切感?雙層巴士,HSBC,交通左上右落,三點三下午茶,舊區道路佈局,立法局大樓模樣處處……如非警察制服更改,紅色郵筒撤換,那份源出一轍就是倫敦再髒亂,感覺就是:唔!輕鬆。閣下每個週末上深圳,常平,樟木頭蒲天光也不會獲致相同感受,有人說是「姦後情意結」,是否屬實?且看巴黎倫敦兩城遊人及移民之多也不一定錯。當然,兩大王國立都千年的城市,其歷史文物之豐富,皇城氣氛之瀰漫,看也看不清,數也數不完,就是古都北京遊三數天已看得究竟,相比倫敦巴黎,平心而論就是有點失色。
看不完的旅遊點,買不完的物件,數之不盡各個類別的名店……最重要她們以千百年積累的文化氣氛與人文鼎盛,在西方文化仍為世界領頭羊的今天,除非閣下,「站在浦東身心滿足」;不然總得分一些心情時間置身其間得點沾染,就是回家後駡她們三百六十五日,總的說來仍然值得。
旅遊除了硬件造就視覺刺激與出入方便,最重要還是氣氛軟件;莫論今天雙城人種有多雜,城貌有多髒,這方面沒話說的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