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商戶:付不起重建後租金

老商戶:付不起重建後租金

【本報訊】市建局主席張震遠昨向喜帖街舊商戶示好,表示當年的十多個老商戶,日後可返回重建後的姻園,繼續經營喜帖生意。不過,喜帖街的老街坊葉美蓉(May姐)昨批評,當年市建局不理街坊的意願、不等城規會審理他們提交的規劃方案,就偷步拆樓,有違市建局以人為本的精神。她指小本經營的商戶,相信難以支付新式商場的租金。

遷離喜帖街生意大跌

「如果舊街坊畀得起新商場租金,咁租邊度都得啦!」May姐表示,市建局趕走商戶後,他們的生意大不如前。其中一家商戶,重建前在喜帖街有三個舖位,拿到賠償後搬到廈門街,如今生意一落千丈,所有賠償金都已蝕光,「好多小商戶就係畀唔起市值租金,先至唔租商場舖」。H15關注組街坊明天將有聚會,商討重建問題。
市建局早在03年提出重建喜帖街,04年正式收購,在收購期限屆滿前,不足兩成業主接納。05年8月,政府刊憲引用土地收回條例統一業權。街坊成立H15關注組,其後向城規會提交「啞鈴方案」,提議市建局重建時,保留並復修街道中段的唐樓,街頭街尾的舊樓則可拆卸重建。
街坊認為「啞鈴方案」可讓願意留下的居民、商戶選擇「樓換樓,舖換舖」,保留社區網絡,同時也可以讓舊區重新發展。有關方案雖獲好評,但不被市建局接納。街坊在07年盡最後努力,向城規會提交新的發展方案,要求取消重建區內的大型停車場、保留中段舊樓,原定於08年1月在城規會審議,但市建局在07年12月已開始拆樓。60歲的May姐於是在喜帖街絕食希望能阻止清拆,絕食92小時後不支暈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