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與邊緣 - 塵翎

主流與邊緣 - 塵翎

正生書院遷校的爭議焦點混淆,當大家一面倒指摘梅窩人自私自利兼歧視,梅窩人也申訴自己長期被邊緣化,區內交通與就學問題從來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正生的戒毒學童「名正言順」處於邊緣受到同情,梅窩在地利上的邊緣卻有苦自己知。
這個社會真有病。這麼說來,天水圍人也會跑出來說自己是邊緣社群。總之不在中環就是邊緣,但中環的擦鞋仔亦會慨歎自己沒有生存機會。
沒有人說梅窩的社區問題不值得關注,但正生書院事件涉及的是道德層次的承擔,跟社區發展是兩回事,硬要放在一塊,說有關方面厚彼薄此,可別怪有人從樓價陰謀論斷梅窩人的私心。
我最怕提出支持遷校論調馬上被人駁斥「你不住梅窩你沒資格說」,正如灣仔重建問題,有住旺角的社運朋友撰文反對卻遭批評。香港已經這麼小,還要分化為地緣夠正統才有資格發言,有沒有搞錯?這套邏輯等於說,沒有親身經歷過六四事件,就沒資格要求平反與燭光悼念,沒有去過西藏不可談藏獨問題,都是歪理。
有內地朋友近期忙於在網上傳播北方紛亂的消息,他說這是「官迫民反」的時代,貪官當道,民間無援,只好串連起來互助。
香港的申訴空間相對充裕與講理,不珍惜是犯賤。但舉牌抗議前,不妨先捫心自問,手上籌碼有多少斤両,這年頭,眼淚很廉價,人人都是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