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機遇委員會成立八個月,昨日完成第五次會議後,特首曾蔭權突然宣佈正式結束工作,指委員會已穩定香港經濟形勢,亦已為香港「轉危為機」,就六項產業提出建議。有經機會成員直言,六大產業不一定能成功發展,批評政府政策支援嚴重不足,加上政策研究薄弱,若不改善,不排除經機會最終淪為「吹水會」。
完成第五次會議
經機會昨日完成第五次會議後曾蔭權召開記者會,宣佈是該會最後一次會議,並隨即公佈有關醫療、教育、檢測及認證、創新科技、創意文化及環保六項產業建議,包括年底預留四幅發展私營醫院土地、三個月內成立「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以及立即停止購買鎢絲燈泡等,又稱會為六大產業解決土地供應問題。
對於外界質疑經機會成效不彰,曾蔭權堅稱該會措施已經落實,「大家已經見到」。內地記者質疑曾蔭權指香港要背靠珠三角,委員會的建議卻未提及任何與珠三角合作的內容,曾即死撐建議已「隱藏咗背靠祖國、背向珠三角」,「係隱約講咗出嚟,我諗你見到我哋一切工作」。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正物色合適土地發展私家醫院,初步選址包括黃竹坑、將軍澳、大埔及北大嶼山,預計三至五年後可供使用。民政事務局表示,將撥款300萬跟藝術發展局與演藝學院合作;並在下學年開始的新高中課程加入音樂、視覺藝術及創意學習等課程。
經機會成員胡恩威批評,政府現時政策支援嚴重不足,加上政策研究薄弱,「如果十月施政報告再無乜具體嘢,咁就證明經機會真係吹水會。」
去年10月曾蔭權宣佈成立經機會,稱聲要為香港在金融海嘯的危機中尋求機會,成員包括利豐集團主席馮國經、時任香港滙豐銀行總經理的梁高美懿、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等。
經機會六大建議
教育:預留兩塊市區土地發展私立大學
醫療:預留四幅土地發展私營醫院
檢測和認證:三個月內成立「香港檢測和認證局」
環保:擴大政府環保採購清單、停止購買鎢絲燈泡、鼓勵部門採購環保產品
創新科技:提供財務或稅務誘因,鼓勵私營機構增加科研投資
文化及創意:加速工廠大廈的改建及重建、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更多可用樓面面積
資料來源:經濟機遇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