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元工業(551)業績公佈後,表現稍升,但成交未能配合,其後回軟,只能平收,反映市場無意高追,只會候低吸。
截至今年3月止半年,裕元盈利2.176億美元(下同),較上年增加4%,每股盈利13.2美仙,派中期息34港仙,與上年相同。如扣除非營運項目(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盈利應為2億元,同比減少2.2%。裕元盈利稍減是寶勝國際(3813)期內業績急跌86%至478萬元的影響,如剔除零售及非營運項目,裕元業績約增3.5%。
期內裕元營業額增加9.7%,扣除零售增加27%後,鞋類製造營業額增6.4%,銷美增加7.6%,歐洲則增5.6%,仍獲得不俗增長,整體毛利率由24.9%升至25.4%,儘管零售毛利率由37.6%降至32.8%,但製造鞋類毛利率由22%升至23.4%,是原料價格下跌及工資成本壓力放緩的貢獻。
最壞情況料已過去
金融海嘯對裕元的冲擊,最壞的情況應已於期內出現,2月及3月的營業額特低,但料不到零售業務反而成為影響裕元的主要因素,鞋類主要市場美國及歐洲仍在增長,分類業績顯示,美國增長28%,歐洲增長25%,雖然未分配支出亦增28%,美歐的業績增長率不能為據,但相信仍錄得增長。
海外市場放緩應是事實,買家亦擔心廠商的供應能力受到影響,裕元為最大供應商,財政並無問題,買家放心,裕元得以擴大市場份額,相信是銷售額仍然增加的原因。油價急跌後,相關原材料價格下跌,利於成本降低。
零售業務受市場競爭及品牌代理期屆滿所影響,市場銷售放緩,存貨增加,以較高折扣促銷,並將獲利欠佳的渠道重組,以致影響零售業績。可以注意的,零售業務去年12月止一季,只獲利68萬元,其後的一季,利潤已增至410萬元,反映業績已在改善。零售的鞋類及運動服裝業務,市場競爭激烈,裕元正在重組管理層中,相信對裕元的影響不致太大。
市場形勢不太悲觀
4月及5月的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跌1.6%,但5月較4月增加2.6%,4月又較3月增加12.7%,而3月又較2月增加1.6%(2月則較1月跌15%,相信是季節性因素),可見4月及5月的表現已在轉好,不計非營運項目,相信全年度業績與去年近似。
裕元現價17.24元,不計非營運項目,往績PE9.2倍,息率5.16%,市場形勢不太悲觀,條件可以接受,零售業務未動搖鞋王的基礎,但要留意零售業務的發展,可以持有或候低吸看中線,暫不宜短炒。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