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新意並荒謬地再出發 - 李德成

無新意並荒謬地再出發 - 李德成

李德誠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

七一臨近,起碼有幾個好處,如派糖,如押後公佈金管局接任人。但也有壞處,如押後政改諮詢,如加大散播豬流感恐慌。
一些保皇黨不甘寂寞,發表了《香港再出發宣言》,有傳媒問發起人劉迺強和王卓祺是否要為七一降溫。這篇宣言的荒謬內容固是對香港人的侮辱,但傳媒的這個問題是再把香港人侮辱多一次,在香港應該沒有多少人認為這個宣言的目的是要為七一降溫,因為:
‧內容並無新意,即是說一貫的荒謬,要上街的找不到新的理由不去做;
‧只在經選擇的報章刊發宣言,把《蘋果》摒諸門外,所以這個宣言的對象並不是打算上街的人。

宣言目的是為表忠誠

筆者也絕不相信劉和王會愚蠢到以為這篇宣言可以為七一降溫,所以這篇宣言的真正目的應該是向主子表示忠誠。
文中提到很多香港所面對的問題,但他們的解決方法是獨沽一味的「和諧」。但問題是和諧是一樣不能鼓吹的東西,我遇到有不平事,自然就不能和諧,你要有和諧,首先要把不平事的源頭堵住,或起碼讓我看到你有這個決心去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向我催眠說你忍一忍罷,忍一下就過去了。
和諧不能鼓吹,卻能強加,如中國大陸,但大陸在這強加的和諧下,真的很和諧嗎?最近湖南的萬人警民衝突是不是和諧的表現?劉和王不如到衝突現場勸勸他們和諧一下吧。我慶幸香港還是只有鼓吹的和諧,而沒有強加的和諧,這才是香港再出發的動力。很多這些衝突是源於對政府的不信任,而不信任的原因就是因為政府阻止信息的自由流動,於是人民對獲准通行的信息根本就不信任。這種對政府的不信任其實在香港也日漸嚴重,尤其是經過這數年的施政失誤,單叫一聲和諧,真的是於事無補。

和諧怎解決貧富懸殊

文中反覆提到的一個問題是貧富懸殊,那和諧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貧富懸殊的問題是在和諧的中國嚴重還是在不和諧的香港嚴重,劉迺強和王卓祺真的有以教我。貧富懸殊是源於社會的不公,強加的和諧只能把這種不公擴大。
宣言又說要愛國就要愛中華人民共和國。照他們的意思,在中華民國時,要愛國就只能愛中華民國;在清朝時,要愛國就只能愛清朝。那麼毛澤東、鄧小平等都不是愛國分子,因為他們把他們應該愛的中華民國推翻了。十月一日實際上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日子,因為一班不愛國的人士得逞了,強行推翻了愛國人士都應該愛的國家,另行建立一個愛國人士都應該愛的國家。劉王兩人的邏輯真的是別開生面,令人不勝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