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冲擊 身家縮減兩成港人延遲6年退休

海嘯冲擊 身家縮減
兩成港人延遲6年退休

【本報訊】金融海嘯不但影響各金融機構,亦打亂港人的退休計劃,有調查發現,有兩成受訪者預算要延遲退休年齡,而退休後的每月生活開支估計亦都要縮減近一成。理財專家認為應盡早安排退休計劃,如快將退休時,應調配投資組合,分散風險。
記者:黃碧珊 于文浩

美國萬通亞洲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今年首季進行「金融海嘯對港人退休生活的衝擊」,以電話訪問500名在職人士,結果為有兩成人認為,受金融海嘯影響,會延遲退休年齡,預期平均退休年齡要延長6年,由54歲押後至60歲。另預期平均每月退休開支的減幅接近一成,由08年調查所得的10813元,減少至9851元。雖然預期退休開支費用減少,惟近九成人仍低估實際所需退休儲備金額。

料削退休開支10%

逾八成半受訪者認為,強積金或僱員退休計劃,未能應付退休生活開支,但仍有逾三成表示,由於沒有多餘錢、擔心收入不穩等原因,而尚未安排退休儲備,並預期約40歲才作準備。
對於已開展退休策劃的受訪者,逾半表示在踏足社會工作後開始有關計劃,其餘多於有下一代、結婚等重要人生階段開始。除強積金外,逾七成以銀行存款為退休儲蓄工具。
美國萬通亞洲市務部高級副總裁蕭莉玲指,市民在退休後要節衣縮食維持生活,主因金融海嘯令個人資產及強積金累算權益縮減,以及低估通脹對退休生活的影響。對於越趨長壽的港人,她建議退休計劃應作多重部署,包括購買終身發放退休入息的年金計劃、強積金、保險、個人投資及銀行存款,並設定較早的退休年齡,以防因要提前退休,而影響所得退休儲蓄。

宜畢業後已籌備退休

晉裕投資研究部聯席董事林偉雄認為,不管每月可儲蓄金額,也應在畢業後,開始養成退休儲蓄習慣。原因是年輕人承受風險能力較高,可選擇高風險投資,如月供股票,以平均成本法分散風險。
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則表示,在職人士於退休前10年,除要將投資轉至低風險產品外,更應分散在相關性低的投資上及注意產品年期是否符合退休計劃。

《打工仔睇法--盼70歲退休》
醫生:相信退休要很多錢,特別是醫療費用,希望70歲先退休。

《打工仔睇法--現金較安全》
飲食業人士:現時投資較危險,儲現金較安全,現時30歲,望50歲退休。

揀選籌備退休投資取向#

‧銀行存款 百分比:70.3%
‧保險計劃 百分比:63.4%
‧基金 百分比:44.5%
‧股票 百分比:41.9%
‧外滙 百分比:14.0%
‧年金計劃 百分比:7.0%
‧債券 百分比:6.4%
‧物業 百分比:1.2%
#註:除強積金外
資料來源:美國萬通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