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部隊遊行可以理解,任何人都不願減薪,任何人也覺得自己的薪酬不及別人,加上他們有年紀上的限制,很多時年紀大時工作會份外吃力,而且工作上的風險上也不少。
政府沒管好稅款
社會上及家庭上有很多矛盾都是來自金錢,我收到讀者的電郵,指出我上周說:「現時公務員的機制是不論表現,皆有增薪點,直至頂點為止。」並不正確。立法會在05年有文件顯示,絕大部份的公務員每年都有增薪,除了到了頂薪那群之外,被暫停發放增薪點的員工數目,每年約是十至二十個人,因此那個工作評核表的作用是個問號。基本上人人都達標,而勤奮的與一些懶惰的有同樣的薪金升幅,荒謬至極,是矛盾起源之一。
查看人數及政府賬目開支,警務處人手有3.2萬多人,在2007至08年度開支為115億元,平均每人開支為35.7萬元;而消防處有9千餘人,開支31億元;懲教署及入境處各有6千餘人,開支20餘億元;海關5千餘人,開支21億元;食環署約1萬人,開支38.6億元,以上包括資本性開支。
遊行給予我們警惕,管不好金錢會帶來紛爭,管好金錢,紛爭會少一點。政府及議員應在公務員的效率及質素上把關,它們一直沒有把納稅人的錢財管好,令懶惰的貪得無厭,勤奮的鬥志盡失,付鈔的繼續加薪予所有公務員。
加稅令社會分化
私人機構加薪會要求僱員達到標準,公務員的薪酬參考沒這元素,其標準與社會有很大差異,納稅人每年付鈔去買的東西是不問質素,不求目標,在通脹時只有加但在通縮時不可減,相信任何消費者也感到奇怪,究竟政府服務是否完全達標?看來問題只有以加稅去解決,令社會分化。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