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已推行兩年的幼稚園學券制,政府當年聲稱可資助所有經濟有需要的家庭,毋須交學費,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日在立法會終承認「計錯數」,低估資助上限,局方將於10月重新檢討學券資助上限。立法會議員批評教育局計錯數禍及貧窮家庭,但孫明揚拒向幼稚園家長道歉。
智障生家長爭權益
教統局前局長李國章在推出學券制時,曾聲稱所有經濟有問題的家庭毋須交學費,估計到2012年,學券上限1.6萬元已足夠資助。立法會昨日討論學券制,教育局局長孫明揚表示,政府無意全面資助學前教育,也無意將12年免費教育提升至15年免費教育,但指目前資助額恰當,可幫助家長負擔部份學費。
他首次承認,推出學券制時訂出每年學券上限1.6萬元,只屬假設性。他承認,基於不同原因,現時發現當初的假設太樂觀,達不到原定的效果,故決定調整學費減免上限。教育局指將於10月檢討學券制。
另外,約100名關注特殊教育權益人士及智障學生的家長,昨日在立法會門外請願,要求關注智障學生的就學權益。請願的家長要求政府增加資源協助有特別需要的學生,讓18歲或以上的智障學生仍可繼續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