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留意到內地的新聞報道,紫金礦業(2899)的A股(601899)在內地上市1年,在限售股的禁售期過後,董事長兼主要股東陳景河,以每股9.15元人民幣(下同),即較當日收市價9.33元,折讓1.93%,出售2759.4萬股A股,套現2.53億元。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大股東雖減持股份,但當中有76%是售予公司的管理層,所以對公司的利淡影響較小。
不過,大家未有察覺整件事件充滿了疑點。首先,在去年10月股價跌破3元時,這10位管理層也沒有入貨,為何反而在9.15元買入?第二個疑點是,這10位管理層那兒來接貨的錢?而最弔詭的是,這10位管理層當中的監事鄭錦興,在接貨6日之後便辭職。
針對以上的謎團,不少報道嘗試用以下可能性來拆解。第一,出售股份可能是掩飾,公司事實上是想以股份激勵管理層,因為內地規定不可以用股份激勵監事,而這次就剛巧有兩位監事接貨,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何管理層不介意以高價入貨。
不過,如果是為了激勵管理層,那為甚麼鄭錦興在接貨之後又立刻辭職呢?第二個可能性,就是這10位管理層很有可能只是幫董事長陳景河散貨的工具。因為如果陳景河向市場出售2千多萬股,一定會對股價構成影響,所以他選擇先將股份「賣」給管理層。
如果市場猜測是事實的話,無論是用股份激勵監事,還是藉管理層作為散貨的工具,均罔顧了其他股東的利益。而且,近日其他大股東柯希平、陳發樹,亦合共減持1億多股,一時之間大股東相繼減持股份,無論背後原因如何,亦難免令投資者質疑公司的發展前景。
金股估值偏高
除了上述謎團外,金價的走勢也同樣影響紫金的盈利前景。在本月初美國財長蓋特納訪華,並強調強美元政策之後,美元有反彈的迹象。若果美元止跌,對金價的走勢將會大大不利。最重要的是紫金股價已由今年初的低位,累積上升了77%,相對紐約期金15%的升幅,估值偏高。另外,靈寶黃金(3330)及招金礦業(1818),亦分別漲超過7成及近1倍半,所以黃金相關股份,暫時還是不要高追了。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