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父親節 - 李怡

啊,父親節 - 李怡

父親節前兩天,看了焦媛的舞台劇《獻給父親》。
其實這不是舞台劇的原名,而是劇終時打出的字幕:「獻給父親──焦媛」,但我把它當劇名,因為這是一個關於父親的舞台劇。正確地說,是棟篤笑與歌舞的混合喜劇。張達明演棟篤笑部分,焦媛演歌舞部分,似是兩條綫的發展,但在「父親」這個觀念交集了。有創意,也讓人回味。
劇名是《容易受傷的女人》,英文名叫《SheCamefromBeijing》(她來自北京)。據知這是焦媛自己的故事。她父親是北京的京劇演員,在她三歲時帶着她來了香港。香港沒有京劇,爸爸就在工廠打工。女兒在香港長大,進了演藝學院,其後忙碌地發展事業,沒有分時間給深愛她的爸爸。爸爸老了,病了,離開人世了,女兒再也見不到他,他只在女兒的心中了。
這是人世中常見的現象。我們年輕時總不珍惜父母的愛,好像那是理所當然應有之物。到年歲漸大,才慢慢懷想父母的親情,那時想要多些時間與他們作伴,只是他們都老了,病了,甚至死了。時光追不回來。
張達明的棟篤笑,據說演的是導演高志森的心聲。在兒女成長的年月,他忙於自己的事業,錯過了與兒女享天倫的時間,直到兒女長大了,離開了,也疏離了,那時想要享受兒女成長之樂,卻也追不回來了。
時光一去永不回,可惜沒有多少可回味的往事。許多男人在終老時都會追悔年輕時把太多時間放在事業上,輕忽了妻子兒女。許多為人子女的在年歲漸長時,都會追悔年輕時只顧追求自己夢想,而輕忽了父母,尤其是父親。
有些人,兩種經歷都有,兩種感覺都存在。不幸,我就是其中一個。啊,父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