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以中小企作為重新啟動A股IPO(首次公開招股)頭炮,其實國內已上市的股份制中型銀行,特別是藉發行次級債補本,但已接近「到頂」的商業銀行,面對中銀監加強資本監控要求,均積極部署增發新股或來港上市的申請。
銀監加強資本監控
不過,投資界估計,目前除了市場傳聞,曾擬兩度來港上市但均告泡湯的民生銀行,最快可於11月在港招股外,預期年底前再有其他中資行來港上市的機會暫不大。
環球金融海嘯肆虐,中銀監加緊中小型商銀的監控,據稱當局要求上市中小銀行,今年底資本充足比率須達12%,即高於中銀監按巴塞爾新資本要求下,長期以來對內地商銀要求最少達8%的水平。
剛向平保(2318)定向增發新股的深圳發展銀行,便在公佈披露,完成增發後,其資本充足率將提高2.2至3.5個百分點,至介乎10.7%至12.1%,符合中銀監規定今年底必須達到的標準。
民生將於今日(22日)舉行股東大會,表決董事會通過該行發行不超過已擴大後股本約15%H股的議案,《彭博資訊》早前報道民生擬11月在港上市,集資最多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