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個紀律部隊不滿政府拖延落實增加增薪點而發起的抗議活動,昨日先由入境處、海關、懲教署、消防處及政府飛行服務隊上演第一擊,約200名穿黑衣的參與者拉起「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橫額,抗議政府拖延落實紀律部隊人員增設增薪點的建議。有學者指出,對政府忠誠度最高的紀律部隊輪流上街,反映港府管治出現問題。 記者:謝明明
警隊以外的紀律部隊近200名人員代表,昨日早上10時半手持「議而不決,決而不行」黑底白字橫額,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到政府總部,大部份參與者均穿上黑色上衣及戴上有政府紀律部隊人員總工會標記的帽子,沿途並無喊叫口號,代表遞交請願信時,以拍掌聲代替口號。部份遊行人士表示,昨日特地請假前來。警方發言人表示,遊行約有150人參與。
發起遊行的政府紀律部隊人員總工會主席林國豪昨表示,原估計只有約40人參加,怎料有近200人參與,令他非常滿意。他指出,紀律部隊職系架構檢討報告書去年11月已完成,但公務員事務局以經濟欠佳為由不斷拖延,遲遲不將報告提交行政會議審議,「原本話今年3月,後來又延遲至6月,家又再推到9月,三個月又三個月,咁究竟要等幾多個月?」
林瑞麟:應共度時艱
另一邊廂,政府按薪酬趨勢調查報告,建議高層公務員減薪5.38%,林國豪批評「當局是減薪快、加薪慢。」他強調,紀總尊重薪酬趨勢調查,願意與民共度時艱,「但我哋亦都希望政府尊重機制,盡快落實職系架構檢討報告建議。」
除了同樣針對政府拖延落實職系架構檢討報告提出增設增薪點的建議,五個不同紀律部隊組織各有不同訴求,包括不滿工時長、薪金較其他部門低等、顯示不同部門已累積相當怨氣。由警務人員發起的遊行,將於下周日舉行。據悉,政府高層對紀律部隊輪流上街相當關注,但現階段不會作出讓步。
對於有行政會議成員批評紀律部隊人員遊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林國豪表示,他們只是以合理合法手段爭取權益,並以克制方式表達訴求,重申遊行時不喊口號,並非挑戰政府管治威信。
公務員事務局回應說,明白各紀律部隊組織的關注,局方正研究檢討報告的建議,目標是將職系架構檢討的未來路向,暑假後盡早提交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昨被問及紀律部隊人員遊行,會否打擊政府管治威信時稱,公務員事務局將跟進事件,但他認為公務員應與社會共度時艱。
「中央會有好大疑問」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指出,警隊及其他紀律部隊接連上街遊行,反映政府管治出現問題。他說,紀律部隊被視為最忠誠的政府部門,「但佢哋喺政府架構內表達意見冇效用,先至迫到上街,對政府係一個警號。」他指出,連串紀律部隊上街事件構成北京政府對曾蔭權管治班子負面影響,「喺中央眼中紀律部隊係保護政府最後防線,唔應該隨便反政府,中央會有好大疑問。」
紀律部隊成員心聲
人工低過販管隊
海關總關員陳明 入職26年
「海關嘅工作性質最貼近警隊,掃毒、緝私、打擊翻版冒牌貨,都要接觸唔同背景人士,但人工同警隊相差一大截,過去20年,警隊人工遠遠拋離海關幾條街,以我總關員同級嘅警署警長為例,就相差七千幾蚊,海關關員人工甚至低過小販管理隊。我哋要求同警隊睇齊,相同職級有同等待遇。」
不斷考專業資格
消防處救護總隊目貝勝利 入職31年
「救護員工作唔係單純送傷病者到醫院咁簡單,我哋要考取輔助醫療資格。我哋仲要每三年再接受醫療輔助專業資格試,直至退休為止。所有救護員入職首三年內,必須考到救護車嘅特殊車輛駕駛執照,如果唔係就冇得轉做長俸員工,其他紀律部隊冇呢個問題,所以我哋要求有獨立嘅救護員薪酬制度。」
最危險時薪最低
消防處消防員趙善聰 入職21年
「消防員每周工時達54小時,係咁多個紀律部隊中最長,而且消防工作性質特殊,又係公認最危險,但時薪喺各紀律部隊中最低,連買個人保險都因為工作危險性而被迫要交額外保費,消防員一直堅守工作崗位,被叫做『火牛』,一直期待會有一個獨立嘅消防薪酬架構制度,體現消防工作獨特性。」
工時長上班路遠
懲教署懲教主任潘志明 入職32年
「懲教署職員每周工作49小時,係數一數二最長,而且我哋絕大部份懲教院所位處偏遠地方,每日舟車勞頓返工,淨係交通時間閒閒哋都要三至四個鐘,休息以及同家人相處時間變相減少,有時因為輪班問題,更要被迫留喺宿舍過夜,連屋企都唔返得,所以我哋要求減少工時,認為各紀律部隊工時應該劃一。」
不願淪為三等兵
入境處總入境事務助理員劉玉輝 入職32年
「自從1988年凌衛理檢討報告後,我哋入境處人員就變成三等紀律部隊人員,無論入職同起薪點都比其他紀律部隊低一個薪酬點,事隔20年,今次紀常會檢討報告亦都一樣,入境處人員薪酬點仍然低過其他紀律部隊,好似不明文規定我哋入境處係三等紀律部隊。我哋要求應劃一各紀律部隊嘅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