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於本周二起拍賣美元國債,由於中國於今年4月曾減持44億美元美債,亦是14個月以來首次,市場關注中國自5月起有否參與美國多次拍賣美債活動。發改委官員表示看不出中國會大規模減持美債,因為這會導致市場收益率大幅變動,不是合理選擇,而且市場可供選擇的投資不多。
美元穩定有利中國復蘇
瑞銀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汪濤亦認同,中國不會大幅減持美債,因為美元的穩定和美國經濟的盡早復蘇也符合中國的利益;對於有建議增加黃金和大宗商品在中國外儲比重,她指這些市場的規模細,不足以改變中國整個外儲結構,例如中國外儲其中5%是以黃金形式持有,便要購買逾3000噸的黃金,相當於全球黃金的年產量!
中國國際金融首席經濟師哈繼銘認為,今年以來中國出口放緩,外貿順差及新增外滙儲備不多,加上美債價格下跌,均導致中國4月減持美債。
逐漸增持企業債黃金
汪濤則估計,未來數年中國外滙儲備仍將以每年逾2000億美元的速度增加。她預計中國將逐漸增持所有其他資產,包括其他大經濟體國家的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黃金、股票和大宗商品;政府未來會越來越鼓勵資本外流,以避免滙率升值或升值過快;並降低經常賬戶順差,包括降低國內要素相對價格的扭曲程度(商品價格市場化);讓產能增長與消費能力增長同步,以及允許人民幣滙率升值。
哈繼銘則認為,中國可藉着增加內需,減少貿易順差;中國企業能夠向外投資增加對外幣的需求,外滙儲備增長便可放緩,減低政府購買外幣資產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