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場資金充裕,自4月中後期開始,甲級商廈市場全面起動,投資者加快入市步伐,搶高商廈造價。業主為吸引投資者,多願意延長成交期,近期亦陸續出現成交期長達半年的個案。
中原區域營業董事黃瑋琮稱,一般商廈正常成交期大概兩至三個月。不過,近個多月來,有多名資深商廈投資者重新入市,冀在短時間內轉售單位獲利,故希望可獲取較長成交期,避免上會增加使費而降低利潤。基於投資者入市決定較快,兼出得起更高價錢,業主多不介意在成交期上作出遷就。
近期不乏單位成交期長達4至5個月,如金鐘力寶中心及上環信德中心有數宗買賣,至本年10月及11月才到期成交,買家均為知名投資者,如力寶中心2座3404室,本月初獲資深投資者羅家寶以1430萬元購入,但因原業主提供長達半年成交期兼連租約,引來資深投資者黎汝遠以約1610萬元向羅家寶摩入單位。
可長達半年
雖然長成交期可吸納投資客,但因未來市況難測,或導致交易未能完成。如印尼財團DeMonsa在07年底斥資逾2億元買入中環荊威廣場4層後,去年6月到期交易前,要求業主延遲半年才成交,但拉鋸近一年,終撻定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