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採訪被綁架 同業保密以便營救美記者逃出塔利班囚室

阿富汗採訪被綁架 同業保密以便營救
美記者逃出塔利班囚室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羅德(DavidRohde),是新聞界「奧斯卡」普立茲獎的得主,向來勇於出生入死,發掘新聞。去年11月,他在阿富汗採訪,卻遭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武裝組織塔利班(Taliban)綁架。同業為了他的安全,破例一直守口如瓶,昨天才打破緘默,報道他死裏逃生。他上周五翻過高牆,逃出塔利班的囚室,重獲自由。

41歲的羅德去年向《紐約時報》請了假,到阿富汗搜集資料,要撰寫一本有關美國人在阿富汗歷史的新書。去年11月10日,他跟阿富汗記者盧丁(TahirLudin)和一名司機,前往盧格爾省(Logar)採訪一名塔利班指揮官時,遭塔利班成員擄走。綁匪將他們帶到巴基斯坦的北瓦濟里斯坦(NorthWaziristan)部落區囚禁。
美國記者被綁架理應是轟動的新聞,但七個月來,西方傳媒應《紐約時報》要求,對事件隻字不提,免窒礙營救行動,令羅德身陷險境。《紐約時報》執行總編輯凱勒(BillKeller)說:「無論是羅德的家人、綁架案專家、多個政府部門的意見也認為,公開事件會令羅德和其他人質更危險。」
日子一天天過去,美國聯邦調查局暗中調查,美國特使霍爾布魯克(RichardHolbrooke)也請求阿富汗政府襄助。塔利班綁匪偶爾會與《紐約時報》聯絡,有時也准羅德與報館溝通,但始終不放人。

爬牆逃亡終遇巴國軍人

上周五,轉機突然出現,羅德和35歲的盧丁找到機會逃亡。他們爬過一道牆,走呀走,越走越遠,幸途中遇上一名巴基斯坦軍人,將他們帶到軍事基地,終於平安了。
前天(周六),羅德和盧丁再由飛機接送到美軍駐阿富汗巴格拉姆(Bagram)基地,羅德健康良好,稍後會返回美國。但一同被綁架的司機,仍在塔利班手上。《紐約時報》強調,他們沒付過贖金,執行總編輯凱勒「很感謝同業的支持」。美聯社指出,「不報道羅德遭綁架的新聞,是一個不尋常和困難的判斷,但如果會危及某些人的性命,我們不會報道。」
對於羅德安全逃出生天,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Clinton)感謝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政府的幫助。
美聯社/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記者被綁架脫險過程

1)羅德與阿富汗記者盧丁,去年11月在阿富汗前往採訪塔利班一名指揮官,被塔利班成員攔截,跟司機一起被擄走

2)塔利班將三人帶到巴基斯坦囚禁七個月,當局和報社秘密接觸綁匪,西方傳媒為人質安全,一直守口如瓶

3)羅德與盧丁上周五找到機會逃亡,爬牆逃離囚禁之地

4)兩人遇上巴基斯坦軍人,被帶到軍事基地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