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在母親體內孕育10個月才呱呱落地,孩子應與媽媽最親近,但遺傳因子很奇妙,從五官到性格,父親的影子卻處處可見。
柴九哥黎耀祥,與11歲的兒子正橋餅印一樣,他的演戲細胞也遺傳給囝囝,兩人最近更拍檔搵食;翩翩公子石修,有個同樣醉心演藝事業的乖仔陳宇琛,父子還將合作拍劇。面對面,像照鏡那樣。
最快樂當然是每天都對着,46歲的甄子丹打遍天下無敵手,與太太汪詩詩育有一女一子,湊成個「好」字,他覺得親子關係很重要,故很珍惜與子女相處的每分每秒。今日父親節,無論你幾多歲,都應在這天好好跟父親慶祝一下。父親節快樂。
撰文:比華利、何慧斯、楊潔雯、顏英儀
攝影:仇志德、陳志嵐、陳慧安
武爸爸甄子丹外剛內柔
甄子丹鏡頭前硬橋硬馬,但當面對家人,他卻是個廿四孝慈父,他與太太汪詩詩育有一女一子,對於這個「好」字組合,子丹認為是上天給他最好的禮物。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子丹身在內地拍戲,未能與子女共度,他日前趁空檔返港與太太、岳父岳母和一對子女到山頂慶祝,三代同堂,非常熱鬧。
囡囡繪畫表達心意
甄子丹幼子甄濟嘉(James)只有1歲多,未懂向爸爸表達愛意,重任就由5歲多的胞姊甄濟如(Jasmine)代勞。物輕情義重,Jasmine利用餐廳提供的畫具,即席繪畫愛心圖畫送給爸爸做父親節禮物,十分可愛。Jasmine在畫紙上畫上幾個心心,然後再畫出爸爸的模樣,其間甄子丹看到他的肖像只有幾根頭髮,顯得啼笑皆非,問囡囡:「可唔可以畫爸爸多啲頭髮?」
當見到女兒充滿心心的畫作,甄子丹即笑不攏嘴。他表示陪着囡囡畫畫的情景,令他憶起電影《葉問》中一幕,他扮演的葉問顧着練功,未有抽空陪伴兒子作畫的劇情。他說:「我覺得親子關係好重要,平時我經常出埠工作,接觸子女嘅時間已經唔多,我好珍惜同佢哋相處嘅每分每秒。」
甄子丹不諱言早年與前妻雖育有一名兒子,但自離婚後,兒子由前妻撫養,父子關係比較疏離,他說:「我好後悔畀唔夠父愛佢,我哋家仲有見面,但唔夠close,直至再婚,再有子女,我先學識做爸爸。每當唔使開工喺屋企,我都會親自幫囝囝換尿片,為囡囡講故事,全部親力親為,所以同仔女嘅關係好近。」談到對子女的期望,甄子丹說:「只要佢哋健康長大,做個對社會有貢獻嘅人,我已經好安慰。」
甜爸爸黎耀祥鬼馬傳情
黎耀祥的兒子黎正橋已經11歲,最近還有機會夥拍爸爸為迪士尼.彼思的首部3D動畫《沖天救兵》配音,一向好戲的祥仔遺傳了不少演戲細胞給囝囝,兒子小時候斯文淡定,日漸長大性格變得較外向,在學校參加不少課外活動,更是一名游泳健將。正橋說話時表情豐富,動作多多,自然流露了父親的演藝細胞,今次兩父子首度合作,令祥仔對囝囝另眼相看。
自製禮物烏龍百出
祥仔因為《巾幗梟雄》人氣急升,兒子黎正橋也有機會配音賺零用錢。正橋日前陪伴爸爸和媽媽Julia到德福商場買禮物,之後到日本餐廳食套餐慶祝父親節,一家三口樂也融融。正橋十分孝順,夾餸給爸爸之餘,又餵他吃多款日式美食他開心。食飽飽之後,正橋更送上一個父親節之吻給爸爸,得祥仔開心到笑不攏嘴,簡直是甜到漏。
正橋被問到送甚麼禮物給爸爸,他故作神秘說:「我仲諗緊,不過以前我試過整張卡送畀爹哋,想靜雞雞放喺佢個櫃入面,點知我放錯咗喺媽咪個櫃度,我之後先知擺烏龍。又有一年,我喺電腦整咗張卡送畀爹哋,點知我send錯地址,又係之後先知。」
祥仔開心地說:「一家人最緊要係一餐飯,所以我好着重一家人要一齊食飯,亦好享受一家人一齊食飯嘅一段時間。平時拍嘢都好忙,難得一家人有時間一齊食飯,我會好好把握呢個機會,同個仔閒話家常,傾吓佢啲事,傾吓我啲事,等大家輕輕鬆鬆講吓自己啲事,我覺得呢個都係一個歸屬感。」
對於正橋來說,一餐晚飯,是一個跟父母溝通的好機會,他說:「我會同爹哋媽咪講吓學校、游水、其他同學,乜都講吓。」
囝囝成私人攝影師
祥仔認為教育下一代的方法跟以前大不同,他說:「家係要彼此溝通同關懷,彼此欣賞,有時都要投其所好,好似佢鍾意影相,我都會畀機會佢學,買咗器材畀佢,佢都識得回饋我,就係幫我影相,好多時佢就係我嘅私人攝影師,有時我拍外景同登台,佢都會幫我影相。」
場地提供:魚一丁刺身居酒屋
髮型:IvanLeeofHeadquarters
型爸爸石修人生導師
石修和兒子陳宇琛(Sam)今日父親節均要工作,作為父親,能與兒子建立一段深厚而互信的關係,相信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石修日前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與Sam雖是父子,但會如知心朋友般傾心事,阿Sam坦言父母都是他最好的傾訴對象,他說:「佢哋都係一樣,不過同媽咪多數係講感情事,佢會用女性角度幫我去分析,同爹哋就係講事業、男人嘢,可能大家做同一行,佢又曾經經歷過我家嘅事,所以好多嘢會問佢意見。」
「乜事都攞出嚟傾」
石修不諱言喜歡用討論方式解決問題,他說:「我哋好少會嗌交,可能我鍾意有乜嘢事都會攞出嚟傾,但唔係撩交嗌,咁做冇乜意思,所以只係會坐低冷靜去分析呢件事。」
談到父子間的難忘事,石修想了一會兒後笑說:「其實由佢出世開始,已經好開心,我覺得最緊要係大家相處得有意思,佢帶咗好多歡樂畀我,尤其係佢嘅童年,嗰陣佢得一個人,好需要一個玩伴,所以我成日扮細路同佢玩,直到13歲先至冇咁黐身。」阿Sam曾經因為太自我而碰過不少釘,他有感而發說:「人與人之間關係好難去處理,我好慶幸有機會入行親身去感受,有機會睇到係一件好事,起碼我可以學習得到。」
稍後這對摩登父子將會首次合作拍劇,雖然未知有否對手戲,不過石修已事先張揚不會留力,一定要逼兒子交戲,阿Sam一派淡定說:「我家唔會覺得有壓力,爹哋畀我自由發揮,反而我初出道嗰陣,爹哋真係好緊張,佢成日都會同我分析表現,又會錄低啲節目等我收工一齊研究,嗰陣自己又會有啲嬲,覺得做唔到佢嘅期望,不過家個人老咗,做落咗咪放鬆晒,所以家冇乜壓力。」
飾物提供:LLazy-BonezDesign
笑爸爸吳耀漢迫整蠱乖仔
人不可以貌相,吳耀漢形象搞笑親民,兒子卻外表酷爆,原來吳耀漢管教子女甚嚴,採取有錯必罰的方法。吳嘉龍坦言做演員後才知父親當年養家的辛苦,今年父親節特別向父親表達心意,送上HappyBeans盆栽,希望父親日日happy。
從影近40年的笑匠吳耀漢今年12月便70歲,13年前他為了子女而移民英國,今年他回流香港拍戲,他說:「我今年70歲,唔知仲有幾多時間,我覺得自己仲可以拍戲,做自己鍾意嘅事。」嘉龍繼承父親的衣鉢做演員,更父子兵上陣拍過4部電影,他說:「佢唔會教我做戲,有時會特登整蠱我,知我做得唔好特登NG,等我做好啲。」吳耀漢對管教子女的方法,與他的笑匠形象剛好相反,他對子女會有錯必罰,嘉龍說:「老竇好嚴格,同阿媽同一陣線,錯咗阿媽一定打,爹哋唔會出聲。」
養天竺鼠偷龍轉鳳
談到嘉龍的童年趣事,吳耀漢笑說:「佢8、9歲時我送咗一隻天竺鼠畀佢,點知第二日死咗,我怕佢放學返到屋企知道會喊,於是靜靜雞買過另一隻差唔多顏色、但身形就大一倍,跟住嘉龍返到屋企一見就問點解天竺鼠大得咁快?我問佢係咪餵得太多食物,之後佢冇再追問,真係好搞笑。」
鳴謝:中西花店(中環擺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