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又完成了一部作品《淚王子》。他對電影總是那麼不離不棄。他看過無數的中外電影,經常抓着電話跟我訴說他所看到的電影劇情,一說就是半個鐘頭,話中沒有休止符,我也不好意思打斷他,也因此我從他那兒獲得許多電影知識。
不知道他是儍瓜還是聰明人,我想他兩樣都是。平常他省吃儉用的,夏天一雙涼鞋,冬天一雙破球鞋,揹的是台灣最便宜的書包,出門總是搭經濟艙,可是拍起戲來他決不手軟,兩仟多萬港幣一部戲,自己掏腰包。你說他儍不儍?拍戲花錢像流水,朋友都為他擔心,他眨眨眼睛,一張帶着酒窩的笑臉,一派優雅的擺擺手:「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些想勸阻他的朋友只有口水一吞,把要講的話給嚥了回去。
他的人生之路走得比誰都瀟灑都自在。對電影的痴迷,對電影的熱愛,令他勇往直前,一部接着一部往下拍。有時電影票房不如理想,他會說:「人家愛不愛看無所謂,反正我是百看不厭。」他有時也為別人不懂他的電影而沮喪,有一次他跟我說:「這是我最後一部戲《遊園驚夢》。」我說:「不會的。」他好奇的問:「為什麼?」我隨口說了句:「因為你會得獎。」他高興得不得了。過沒多久我告訴他我做了一個夢,夢裏,他得了七十個大獎,我在台上頒獎給他,他不小心沒接着,掉在地上,變成一堆金沙。我不知道這夢有什麼徵兆,不過他那部《遊園驚夢》還真的在蘇俄捧回幾個大獎。我在想,他那種國父的革命精神,在他有生之年還真的有可能給他拿到七十個獎項。到了那個時候,垂垂老矣的楊凡可能會說:「這些獎項只不過是一堆金沙,對我來說,在我的創作過程中、在我的拍攝過程中和電影完成之後,我帶着它環遊世界,那才是我真正的獎項。」
楊凡很有眼光,他總能在演員還沒成氣候之前,就錄用了,等到那些演員成了大明星,他會再去發掘新人。一九八五年他拍《玫瑰的故事》,男女主角是周潤發和張曼玉,電影上演的時候,我和周潤發正在拍攝《夢中人》,周很開心的跟我報告,說《玫瑰》票房賣得很好,那時候周被封為「票房毒藥」,楊凡用《玫瑰》幫他解的毒,目前他已是好萊塢大明星了,演玫瑰的張曼玉也榮陞了國際大明星。記得在九八年,楊凡籌備《美少年之戀》的時候,在麻將桌上,拿了一張穿警察制服少年的照片給我們看,我驚為天人,要他馬上錄用。那位少年就是現在的大明星吳彥祖。
《淚王子》戲一開場,有位在樹林裏拉着手風琴的年青人,他眼波迷濛的沉醉在自己拉的音符裏,彷彿他和音樂合而為一,讓你眼前一亮。這個年青人很陽光,很有朝氣。因為《淚王子》楊凡發掘了他。電影裏只要他出現,你就看不見別人,他能掌握住觀眾的視線,這就是觀眾緣。很少用「迷人」來形容一位男演員,但這位演員是迷人的。
「講出來吧,你尋找的是誰,年輕的手風琴手,你快說……。」林子祥唱得盪氣迴腸。電影早已結束,我還捨不得站起來。
「楊凡,你快說,他是誰?」
「張孝全。」
「怎麼從來沒聽說過。」
「他是個特別的男孩子,他不強求,也不在乎。」
「你要他好好的努力,他將會是一顆鑽石。」
二零零九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