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提防美債美股相關性增加風險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提防美債美股相關性增加風險 - 潘國光

過去三個月,位居首十位最好表現的股市,包括印尼、巴西、俄羅斯、南非等,都是一些受惠商品出口需求增長的地區。剛好美國在3月中宣佈正式實施量化寬鬆,增加了對美元供應的憂慮,支撐了商品價格期間的升勢。
除了對經濟前景展望的信心已從谷底反彈,令對需求的預估回升,更大程度是由於投機資金借美元買入對增長概念含槓桿回報效應的商品市場及新興股市,間接推動了原物料價格上升,導致經濟未見明顯增長之前,湧現了通脹升溫的預期。
根據IMF於3月份對經濟狀況的評估,預計09年全球平均衰退0.5%到1%,到2010年則復蘇1.5%以上,因此增加了未來通脹上升、但增長維持相對疲弱的機會。
有見及此,美聯儲局正考慮於6月23日議息會後發表的政策報告上,提出失業率仍有機會惡化、製造業狀況仍不容樂觀的觀點,藉以壓抑市場上認為美國年底前將加息的揣測。

美債孳息易升難跌

事實上,非但短期內回收流動性的可能性很低,聯儲局於上周仍繼續買入2012及2013年到期、合共64.5億美元的國債,金額比過去4次平均買入相若年份的國債增加。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統計,自從聯儲局於3月開始買債行動以來,已買入共1570億美元的公債,十年期孳息率繼前周升至接近4%的今年最高水平後,亦因此暫時被壓抑下來,造成近日美債價回升而股市卻有下調的趨勢。恐怕未來會因國債供應增加的憂慮而造成債息持續上升,最終將無法壓抑借貸成本,對經濟復元造成損害,更可能觸發美債、美元及美股全面下跌。
根據4月份海外資金淨流入購買美元資產(包括股票債券)的金額,已從3月份554億美元大幅縮減至112億美元;同期中國、俄羅斯及日本於4月份按月減低了買入美債的金額。於上周舉行的首次金磚四國會議,除了提出加快經濟改革以外,亦提出以一籃子構成貨幣作結算,並考慮當中可加入俄羅斯貨幣及人民幣,減低以美元交易的風險,由此亦可看到市場對美國債務及財政狀況的擔憂,故美債孳息易升難跌,預計於今年內將對美國國債價格造成壓力。

減持股票加入商品

去年因去槓桿化及避險因素,才令資金流入支持美元,但隨着對美債及美元的憂慮加重,尤其於3月時決定為期6個月的國債購買計劃將於8月到期,而聯儲局又有可能延續擴大購入國債的計劃,到時若擴大及延續買債規模,可能造成新一輪美元及美債下跌,拖累包括股票及債券的所有美元資產一同下跌。
不管最壞的情況會不會發生,美元中長期走弱的機會還是較大,對商品價格仍可造成支持,不過,股市的調整風險卻有所增加,預計到時商品價格(期貨)與股市的走勢有可能出現脫鈎情形,策略上,應趁機考慮減持股票的比重,加入商品投資的元素。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