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意難平 - 蔣芸

到底意難平 - 蔣芸

位高權重的政治人物,或平凡的小人物,對於過去的人生,同樣的都有說不出的悔恨,舉足輕重的人後悔的是,如果當時不這樣那樣,歷史會改寫,家國命運會改寫,親朋戚友,擁戴者的命運都會有所不同,平凡人的一生,如果也不免有悔,多半是錯誤的時刻,錯誤的選擇,或者是好不容易時來運到不知如何竟錯過了,每個人頭上一片天,風雲變色也不過是個人的好歹,當時得令者的悔恨卻永世不能彌補,而且牽連者眾,環環相扣,時過境遷再重看,是非功過不知如何去評斷。擲書三嘆也嘆不去澎湃的思潮起伏。

趙紫陽的《改革歷程》正是如此,其中說出的是自古到今,歷朝歷代也不能免的權力鬥爭,以及爾虞我詐的接班人之爭,家天下式的一人話事獨裁思想,在二十年前的中國,一直到今天的中國都存在着,以後究竟會演變成怎樣?誰能斬釘截鐵的判斷?他的黯然下台,表面上看來是同情學生;與中共的元老派意見相左,不能見容於鄧小平;一個受人挑撥的四川袍哥的角色,任由那一幫爭寵也爭接班人位置的傢伙胡搞到收不了科,只好用最下策,出動軍隊去鎮壓那一次的和平請願,絕食抗議的學子以及四面八方擁向天安門去支援的人群,可憐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犧牲的犧牲,流亡的流亡,內閧的內閧,說謊的說謊,下台的下台,一念之差,造成了千古大悲劇,鄧有多少功也不能償過,償罪,償債,悲劇發生後的這二十年來,海內外,不斷要求平反六四,要求還原真相,二十年來,六四的寃魂何曾安息,流亡者也有家歸不得,然而這一切到今天也沒有回應,只是真相不可能永遠被埋沒,這一本趙紫陽口述的歷史出版,是一個重量級的人馬──十年國務院總理,總書記不是白當的,八九民運的下台也不會是白下台的,他可以說是在含恨以沒之前最後的告白。從這一本書中,你可以看出他在下台後被軟禁的歲月,反覆檢討,反省,反覆思量,評估,也到底意難平,他能在重重監視,監聽,限制探訪、外出的情形下,保有這樣的真人口述錄音帶,還能出版成書,這已不是一個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光是這一關關如何克服,已帶給你太多的揣測。
一個人生命將走到盡頭時,還會替他所熱愛的黨國塗脂抹粉嗎?一個人到了一無所有,連自由也失去時,還會顧全顏面嗎?在大是大非的前面,個人可以不顧一切;權位、安穩的生活,後代子孫的安危都可以不考慮的時候,自己變成箭靶的時候,那是一條至死不休的不歸路矣,這樣的一本書,相信在中共的高層,在民間,在海內外都會引起巨大的動盪。二十年的謊言,只是更清晰的從這個當年的領導的人口中證實而已,口述的歷史之所以珍貴,是妖魔鬼怪無所遁形,而同時也暴露出一個領導者對虎視眈眈的一群人天真與錯誤的評估。他犯了一個共產黨員不應該犯的錯,他中了一個早已佈在那裡的圈套,這本書是一個大控訴也是一個大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