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吸毒索K,社會為什麼非繃着一張臉不可?香港喜歡模仿美國,美國人吸毒,吸出許多搖滾樂隊,還吸出了一首民歌。
還記不記得彼得、保羅、瑪麗——多麼普通而有點嚕囌的樂組名字——的一首民歌,叫做「追龍記」(Puff,theMagicDragon)?
「匹夫」(Puff),是一條玩具龍的名字。外國龍的嘴巴會噴火,Puff就是噴着煙火的聲音。民歌的情節,表面上,講一個叫「貝積奇」(JackiePaper)的小男孩,他做手工,製作了一條火龍,為牠取名「匹夫」。他想像火龍從遠方的海上來,成為他的玩伴。但有一天,貝積奇終於長大了,他不再留戀玩具了,小火龍匹夫被他冷落了。
民歌作出來,在大學校園很流行。後來,有人從歌詞看出了名堂:這首歌在歌頌吸大蔴。
吸大蔴時是噴煙的,而且要用一張小紙頭捲絲。這個小男孩,什麼不好姓呢?他的姓氏,叫做Paper,就是暗號。
還有,第一句歌詞:「魔龍匹夫,住在遠方的海上,他來自多霧的秋季,在一個叫翰納萊的國度嬉戲着」。其中也有密碼:「嬉戲」(Frolicked),原意是一大幫人的集體狂歡,不就是大蔴派對嗎?歌詞的原作者是一個大學生,他連忙出來否認。他堅持歌詞的意思是失去的童真、遺棄的玩具,與大蔴無關——就像「僕人」(Servants)這個名詞很神聖——聽在疑神疑鬼的人耳裏,就是教壞小孩。
三人樂隊之中,女角瑪麗得了白血病,唱不了歌。樂隊還在巡迴表演。瑪莉的聲音很純樸,今天的潮流,冒起許多名樂隊的替身,像披頭四,就有一支青年樂隊成為仿替人。瑪麗也有一個嗓音跟她一模一樣的妹妹,許多人開出條件:瑪莉唱不了,讓她的替身填補吧,但彼得和保羅堅持不可以:瑪麗是不能取代的,巡迴世界,寧願沒有她,遺下空缺,只兩個男人孤獨地唱着,也不可以由別人代唱。
就像生死不渝的親人:終生守候着,吃飯的時候,永遠為她留一個座位,擺好她的碗筷。她生前的睡房,一切都不動,擺設布置,按原來的樣子,只為了等她回來。
當忠誠成為一樣稀有金屬般的美德。當這個世界越轉越快,人人都急步成為過客,偏偏有一位好朋友為你守候,當暮色來時,為你點上一盞心燈。歌的原意是吸大蔴還是懷念一件玩具,不再重要了,只要還有一份天長地久的loyalty,像一盞不滅的燈,照耀着歲月流轉的熠熠星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