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日曬關廟麪 - 李碧華

古早日曬關廟麪 - 李碧華

台灣食品節除了各式小吃外,還有專櫃賣油麪、粿仔條、蔬菜米粉(紅橙黃綠紫……多色)、擔仔麪等乾貨。當中最受歡迎是關廟麪。一種闊身麪條,看上去非常普通的白,絕對平凡之乾麪餅,不附任何調料或湯包。只賣一個地名?
在台南,關廟鄉乃傳統農業鄉村,百多年歷史。此地有三寶:關廟麪、鳳梨、竹筍。如果做「關廟魯麪」,先把麪條煮熟撈起過冷河,加沙拉油用筷子攪開備用。重要的是「羮」:油熱後將葱頭、香菇、蝦米、豬肉、蒜頭加入爆香,再放醬油、糖、水、肉羮、筍絲、鳳梨、高麗菜或山東白菜等煮好,加調料水和醋勾芡,起鍋前添點蒜末及香菜,澆上麪條上,便是三寶俱備道地台南美食。你會說,太麻煩了,不如澆上「度小月」肉燥吧。當然有現成的,但欠鑊氣。我們為什麼愛逛夜市吃路邊攤,風味完全不同。
關廟麪最大特色是久煮不爛,不糊,即使多擱一陣,口感仍是QQ的──因為其他麪條大量製造用機器烘乾,但關廟鄉民採用日曬方法靠天造美,一旦陰雨便壞了,每家麪廠都缺貨。純樸的「古早法」,滲進太陽精華,與別不同。
題外話:日曬的衣服,穿起來也格外香格外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