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禁售國企A股三年獲撥一成股份 市值涉逾600億

社保禁售國企A股三年
獲撥一成股份 市值涉逾600億

【本報訊】內地周四重新啟動IPO(首次公開招股)市場,中國國務院及中證監自然不敢怠慢,前者在A股市場實施國企股份轉持政策,現有及將來透過IPO上市的國企,所撥出予社保基金的一成股份,均有三年禁售期,冀透過社保基金的影響力,增強投資者信心。 記者:陳韻妍

中證監亦「出口術」撐市,呼籲各方冷靜對待新股上市,務求減低IPO對大市的衝擊。財政部公告,依據《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規定,國務院決定在A股市場實施國企股份轉持政策,凡在內地以IPO形式上市的國企,除非另有規定,否則須將IPO實際發行股數中的一成,轉歸社保基金持有,而社保基金將與國企的股東一樣有3年禁售期。

IPO重啟前中央出招穩市

對於轉持政策頒佈前透過IPO上市的國企,社保基金會在國企股東禁售期基礎上,延長3年禁售期,冀增強投資者信心同時,有利內地證券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經初步核定,截至3月26日,股權分置改革後以IPO上市的國企共131間,應轉持股份約83.94億股,發行市值約639.33億元人民幣。上市國企日後如派發股票股利、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等導致股份數量增加,股東應轉持股份予社保基金數量亦要相應增加。
為免IPO重啟惹來混亂,中證監官員昨表示,希望市場冷靜對待新股上市,倘出現過份炒作,當局會推出更多IPO,藉增加供應壓抑過熱。
長城證券分析師張勇稱,中央以循序漸進方式恢復新股上市,中小企先行,隨後才是大型企業,對股市衝擊應不大。他相信,只要把握好IPO上市節奏,資金供求不會逆轉,參照歷史,過去A股市場出現過6次重啟,大市在重啟後一個月上漲機會率高達83%,加上IPO重啟意味市場正處於信心上升及融資承受力增強階段,相信大市短期可續上揚。
安永香港及南中國區審計部主管合伙人周昭媚稱,內地IPO市場重啟後,今年集資額可達1370億元人民幣,目前約有300家企業等候上市,當中50家於8個月前新股上市未凍結時已獲通過上市審批。
她估計重啟新股上市初期,會先安排集資規模較細股份先上市,讓市場較易消化,並可以打響頭炮,重建投資者信心。而上市板塊會以基建、證券銀行及資源股較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