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珍惜看着父親吃的每頓飯

八方人物:珍惜看着父親吃的每頓飯

一個普通男人,因為養育兒子,他的成就變得不可估量。
楊國勇(勇仔)的父親今年70歲,曾在汕尾教書,他多年前來香港,希望創一番事業。做過生意,輾轉當了地盤判頭,發展不順心意時,煙酒不斷。

寫信開解爸爸

受文人父親薰陶,勇仔自小習慣用文字表達感情,但自中一寫過一封信給爸爸後,直至五年前才再為爸爸執筆。當時香港剛剛經歷沙士,經濟水深火熱,父親諸事不順,與媽媽日夜爭吵,正就讀浸大中文系一年班的勇仔,寫了一封過千字的信,交到父親手裏。為免爸爸愕然,勇仔說:「看我這文章寫得怎樣?」父親朗讀了一段以後,意會文章另有含意,開始沉默下來。
信只有一個中心,他要告訴父親,無論世事如何,沒有比擁有他這個兒子更重要。「我肯定要讓他開心才寫這封信給他。」猶豫徘徊在成敗得失的遲暮之年,下一代的生命力,令一個男人安慰。可惜生命陰晴不定,勇仔大學三年級時,父親患了胃癌,「醫生說,十個人做手術,只有一個成功。」兒子看着年邁父親重病,比面對生活的一切缺乏更加無助,幸好父親手術成功,慢慢康復。獲幸運之神眷顧,自此勇仔都很珍惜跟父親吃每一頓飯。
每一頓飯,他都偷看父親的面容,飽滿的面頰下陷,圓潤的眼簾變成三角形,曾經讓勇仔騎膊馬的強壯身軀變了,「我們父子都有六呎高,但他病後,細了一個碼,突然變成一個老人。」父親看着兒子成長而喜悅,兒子看着父親老去而傷感,春風秋雨,感情細膩的勇仔常提醒自己,要在有限的時間讓父母知道兒子的愛,要帶他們旅行,要與他們飲茶,要盡量跟他們吃飯。「有天我們將要分離,但我絕不要留下遺憾。」

09年版《背影》

雖然勇仔常常偷望父親,但父子卻很少四目交投。最近回鄉為祖母奔喪,勇仔看到父親凝視自己,是09年版的《背影》,「我要先趕返香港,爸爸到車站送行,我坐在旅遊車上等候開車的半小時裏,他在車外佇立徘徊,每五至十分鐘便向我揮手道別一次,他每一個關切的眼神裏,讓我看見自己還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
記者 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