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學生阿玲被論文教授長期性騷擾,但害怕影響學業成績一直啞忍,畢業後向校方投訴,最終校方還她一個公道。不料教授花錢大玩法律程序,成功推翻裁決。逍遙法外的教授後來升職加薪,更獲「優秀教學獎」。關注大學性騷擾問題的團體批評,很多大學為保校譽,往往不會認真對待性騷擾投訴;即使願意調查,很多受害人仍要面對漫長的聆訊程序。
理工大學昨日舉行「當大學遇上性騷擾」論壇,教育學院數社科技學系副教授陳潔華講述了一些極端的大學性騷擾個案。阿玲被大學論文教授性騷擾後一直啞忍,因為害怕影響學業成績,阿玲畢業後才敢向校方投訴,個案輾轉交由校董組成的道德及紀律委員會調查。
教授聘請了五名律師為自己辯護,律師在聆訊中不斷作出假設,如阿玲喜歡涉案教授;阿玲因情傷而誣衊教授等。阿玲因為沒有財力聘請律師,一直處於捱打狀態。
疑學校為聲譽未徹查
雖然委員會裁定投訴成立,教授確實有性騷擾阿玲。不過,教授的律師團隊指委員會成員聆訊時講電話、瞌眼瞓、出出入入,質疑聆訊公正性,結果最後推翻裁決。阿玲認為調查已擾攘一年,心力交瘁,於是放棄上訴。
另一受害人蘭子在大學工作,她曾向大學及警方投訴上司性騷擾,最後同樣因證據不足而無法討回公道。蘭子要求索取校方的調查報告,但校方以保護私隱為由,表示已銷毀報告。蘭子對當事人也沒法索閱調查報告感到荒謬,她質疑校方為了保護學校名聲,沒有認真調查。
雖然大學處理性騷擾調查過程冗長,但出席論壇的新婦女協進會主席蔡泳詩說:「學校調查已經對事主最慳時間,因為平機會要用文字書寫記錄。」香港教育學院性別關注小組成員莊耀洸則說:「大學有程序(處理性騷擾)唔等於搞得掂,好多(事主)都要毅力,否則不了了之。」很多性騷擾個案不為人知,莊耀洸建議各間大學,進行校園性騷擾數字的調查,並定期公開查詢和投訴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