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期青少年索K濫藥成為社會焦點,政府應部份學校要求,計劃將校本毒品測試先導計劃提早一年,於今年9月新學年展開,首階段會小規模推行,禁毒處正與教育局商討實施詳情。
初期小規模測試
此外,禁毒處最新數字顯示,今年首季呈報的吸毒個案有近5千宗,較去年同期上升1%,其中21歲以下個案下跌4.9%,但21歲以下吸毒女性急升18.5%,俗稱「K仔」的氯胺酮是最主要毒品。
禁毒專員黃碧兒昨於禁毒常務委員會會議後表示,當局原計劃2010學年進行校本毒品測試先導計劃,但由於有學校想加快進行,當局決定提早至今年9月新學年展開。
但她指出,學校自願性驗毒計劃要有措施配合,包括足夠的輔導服務、戒毒中心、以及學校和社區的支援等,所以計劃初期會以小規模推行。測試可透過抽驗學生的頭髮等樣本,及早找出吸毒青少年加以協助。
當局下月初會約見有興趣推行計劃的學校校長磋商,初步考慮可在一個地區或某個特定類別的中學進行。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石丹理表示,留意到戒毒院舍宿位不足,若加快推行驗毒計劃,可能會發現更多吸毒的青少年,當局要研究配套問題。
擴闊社工支援網
黃碧兒指出,學校若發現有學生曾吸毒一至兩次,應讓他們留在原校繼續學業,但若該學生問題嚴重,例如已成為毒品拆家,處理方法將不同。當局又希望擴闊支援網,減少濫藥青少年輪候社工輔助的時間。以往求助個案由登記到社工介入,需時5至10個工作天,目前則延長至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