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行政總裁周文耀首次證實,原定本月內推出的季度報告諮詢,料延至年底進行。他指上市委員會剛有8名新委員加入,最近召開換屆後的首次會議時,成員確認需要更多時間,再深入研究上市公司對季報反應,具體措施有待11月份的政策會議決定,現未知會否採用沒有財務數據的英國管治季報模式,抑或是季度業績報告,但原則是要加強上市公司資訊的持續披露。
未知是否吸取「董事禁售」風波的教訓,明年1月中榮休的周文耀昨出席該所上市9周年酒會時表明,他任內有20多項事宜要跟進,該所未來會就各項諮詢徵集意見。與會的香港上市公司商會前主席何猷龍表示,港交所用多些時間研究季報是好事,但他沒有就季報表態。
美國前晚公佈一系列加強金融業監管建議,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表示,該所會與證監會加以研究,包括改善沽空活動的細節披露。
研改善沽空披露
為了降低市場的交易對手風險,港交所擬將「場外彈性指數期權產品」納入該所結算交收,料9至10月諮詢市場,最快明年首季面世,預期可納入10%場外產品在該所交收,惟不設莊家制刺激交投。港交所衍生產品市場部主管戴志堅表示,新措施先以恒指、H指期權為試點,其後才引入股份期權,港交所會徵收按金穩住風險,證監日後亦更容易注意場外交投異動。
就個別新交易產品,港交所下周五將就碳排放權合約諮詢市場,周文耀表示,該所短期難與天津期交所合作,因對方產品是二氧化硫,與本港目標不同。至於上海、香港及台灣三地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相互掛牌,他相信台灣ETF會搶先於上海來港上市。
提升交易效率方面,港交所與銀行商討加快「T+2」交易金額交收期,不再是實際的「T+3」,與市場參與者的溝通將告「無紙化」,年底交易系統每秒鐘交投處理量,會較現時升一倍至3000個買賣。散戶期待免費實時報價網站,港交所將批准中港各三間供應商牌照,該網站明年初推出,初期試辦一至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