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工業污染引爆官民衝突

新聞背景
工業污染引爆官民衝突

長三角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經30年發展現已基本進入工業化,但環境污染亦步亦趨,污染事件此起彼伏,因污染導致官民衝突也不斷發生。地方當局為保政績,對污染多治標不治本,對反抗則暴力制裁;對製造麻煩的民間環保人士,更是無情打壓,甚至送進監獄。
2007年6月,江蘇無錫太湖爆發藍藻事件,原本清澈明淨的太湖水因藍藻污染變質,該市自來水臭不堪聞,數十萬人飲用水受影響,當局要向居民緊急調運生活用水。而原因則是太湖周邊工業污染嚴重,導致太湖水含氮增加所致。今年2月,江蘇鹽城市也因水源地,有一家化工廠偷排30噸工業廢水,導致飲用水源受污染,20萬人受影響,事件轟動一時。

環保人士被送進監獄

環境污染導致民眾暴力反抗日熾。2005年,浙江東陽市和新昌縣兩地,先後發生農民暴力抗議環境污染事件。其中新昌縣逾萬名農民更與警方發生衝突,他們不顧公安以催淚氣鎮壓,以石頭還擊,將警車推翻。當局最後不得不下令當地一間大藥廠停產。同年,浙江溫州還發生數百戶漁民趁當地開兩會,抬着死魚上訪,抗議工廠排污導致大量魚類死亡,漁民們還委託律師起訴當地環保部門。
地方政府口頭上對工業污染無不表示要治理,但多忌諱影響經濟發展,治標不治本。江蘇常州著名民間環保人士吳立紅,雖被北京捧為「環保模範」,在中央電視台亮相,獲中央領導接見,但因他不斷揭露地方當局污染內幕,最終被地方當局以詐騙和敲詐勒索罪名判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