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文革亂扣帽子香港再現 - 張華

探針:文革亂扣帽子香港再現 - 張華

張志剛,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有點頭臉的左派人物,日前在《明報》撰文,批評港台電視節目《議事論事》,在「六四」當晚直播維園燭光集會的內容是政治動員,鼓動大家推翻中國共產黨,質疑港台將納稅人資源用在反共活動上。
拜讀張的鴻文,驚覺時光倒流四十年,再見識「文革時代」亂扣帽子、亂抓辮子。當然,那水平跟姚文元等筆桿子,不可同日而語!
張的「反共」罪名源於主持李小薇的旁白:「東歐的民主化運動,抗爭歷時三十多個寒暑,在一九八九年開花結果。如果八九年是中國民主萌芽的一年,往後的路,更加需要人民堅定、慢慢地走下去。」結果,張志剛稱之為意圖推翻中國共產黨,質問反共是否港台既定立場,並要求廣播處長黃華麒負起總編輯責任。
首先,李小薇只是呼籲大家更堅定在民主路上走下去,而非大聲疾呼推翻中共,這跟反共是兩碼子的事,更何況中共也宣稱建設民主、實行民主!難道張志剛認為,中共與民主為敵?
第二,節目的一段對白,被視作香港電台的既定立場,這完全是以偏概全、一葉障目的伎倆。張志剛經常在港台節目為特區政府護航、為中共唱讚歌,而民建聯的張國鈞也在港台節目上,指北極是「人少企鵝多的地方」,難道都是港台的既定立場?顯然,上綱上線,將反共帽子扣在港台頭上,是想迫黃華麒出手干預節目製作。
第三,甚麼叫「政治動員」?傳媒為讀者、聽眾、觀眾發聲,急他們所急、說他們想說、寫他們想看,所以成為社會公器。維園燭光集會有超過十萬人參加,民調顯示逾六成市民要求平反「六四」,《議事論事》恰如其份的扮演社會公器角色,說市民想說,播市民想看,筆者從事傳媒工作及研究中國問題近二十年,對該節目的台前幕後工作人員有此新聞觸覺及專業能力,大表欽佩。
這樣一個節目,硬被說成「政治動員」,我倒想問,是否只有親中報紙,或者無綫電視當晚的新聞,才不是「政治動員」呢?
總之,這種人的言論,絕不會為其既虛而且重的「罪名」清晰定義,這樣才能叫你屈服妥協。這種現象,文革時司空見慣,內奸、工賊、走狗等罪名橫空出世,但甚麼是內奸、如何變成內奸,批鬥你的人絕口不提,而只會不斷逼迫你認罪,說你自己「心知肚明」。同理,李小薇是否「政治動員」,她自己心知肚明;港台是否持反共立場,他們自己心知肚明。
「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有人不斷掄起大棒、拿着大帽,妄圖扼殺我們越來越狹窄的言論空間。張志剛,謝謝你的提醒。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