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說他對「六四」的看法代表了「整體香港人」,遭到了很大的反彈。這話,當然說錯了,即使他是全民普選出來的,這樣說也不對,除非他得到百分百的選票。
說錯了話,大大方方認錯道歉就是,也不是什麼大事,人人還是可以就「六四」發表自己的看法,不至於一錘定音,只有特首說,沒有別人說的了。特首也確然有了更正,可是他在說明的時候,又講了一些話,聽了卻莫測高深之至。
他說:他說的,並不是他心中所想的;心中所想的,和說的不同。
噫!這話好教人糊塗,照他所說的那種情形,就叫作「口是心非」,或叫作「心口不一」,都是一種形容人類負面行為的說詞,很少會有人這樣形容自己,都是攻擊他人的言詞。特首沒有道理自己貶自己是口是心非之人,那麼他究竟想說明什麼呢?很期待他有進一步說明,可是很多天過去了,沒有等到。於是,雖然疑惑,也只好接受了他自己的說法:他口是心非。
但接受了,仍然不能釋疑,還有問題:特首是在這單一事件上口是心非呢,還是在其他事件上也是?以後,聽他發言,又怎樣辨別他說的是不是他心中所想的?又有什麼方法知道他心中在想些啥?
人類互相溝通,用的是間接溝通法,無人可知他人心中想的是什麼,只能聽他說的是什麼。一個口是心非的人,所說的話必然沒說服力,特首如此,草民何以自處?譬如說:特首大人,你對「六四」的看法,口中所說的我們都聽到了,你心中所想的究竟怎樣啊?
大人物心口不一,也有好處,至少他心中大怒,想將刁民打五十大板,號枷三月,口中是不會講出來的!草民也就得保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