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處長統籌暴雨事故可動員各工務部 指揮應變

拓展處長統籌暴雨事故
可動員各工務部 指揮應變

【本報訊】去年6月的超級暴雨,引發全港多處水浸與山泥傾瀉,令雨災應變系統響起警號。為防重蹈覆轍,發展局成立統一的緊急事故指揮中心,中心指揮官日後在暴雨期間,可動員所有工務部門的資源應付重大突發事故;又特別照顧曾慘成澤國的大澳居民,當大澳可能水浸時,會即時致電通知居民。
記者:黃偉駿

新成立的緊急事故指揮系統將全港劃分為港島、九龍、新界東、新界西及北四大區域,由土木工程拓展署在該區的拓展處處長擔任指揮官。當暴雨期間出現嚴重事故,例如山泥傾瀉或大量塌樹,超出單一部門能應付範圍,緊急事故指揮系統會啟動,由事故所在區域的指揮官統籌動員各工務部門的資源去搶修及善後。

承建商多達30個

發展局發言人稱,現時各工務部門負責雨災期間搶修或善後的外判承建商總數多達30個,但以往因各承建商分屬不同部門,未必會互相配合工作,但緊急事故指揮系統啟動後,指揮官將可動員所有工務部門的承建商。
去年連場暴雨將大澳變成澤國,並發生多宗山泥傾瀉,居民一度被迫遷離家園,政府花在大澳的搶修及善後費用多達3,000萬元。現時天文台在計算海面水位時,若水位超出原水平3米,會通知渠務署有水浸危險。不過,渠務署發現去年大澳在水位升至2.88米時,街上已經水浸,故今年以此為標準,一旦水位升至2.88米,會即時向事先登記的大澳居民發出手機短訊警報。

去年6月的超級黑色暴雨,在大澳造成多處山泥傾瀉,搶修及善後費高達3,000萬元。

已檢驗300多巨樹

針對近年接連有塌樹意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也在雨季來臨前加強巡查樹木。全港有72萬棵非古樹名木冊的樹木,康文署已找出其中300多棵位於人多車多地點的巨型大樹,加強護理。發言人指這300多棵巨樹都有發現輕微的枯枝、蛀洞及傾側問題。署方每年在暴雨過後,要移除的樹木多達1,000棵,幾乎相等於一年要移除的樹木總和。
此外,食物環境衞生署新成立了緊急潔淨隊,在八號風球或黑色暴雨期間清理淤渠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