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論:避險貨幣預示市場去向 - 林少陽

立論:避險貨幣預示市場去向 - 林少陽

專注投資股票的讀者,可能覺得昨日關於美滙指數的文章唔關你事。其實,不留意資金流向,投資(股票及其他)輸死都唔知咩事。昨日看的是美滙長線走勢,投資者較關心的,是今天刊登的日線圖。
如果讀者肯細心留意附圖,可以發現去年7月底美滙指數已清楚顯示資金正大規模由其他貨幣流向美元。8月初50日線升穿100日平均線,同月美滙升穿250日平均線,確認升勢。當時恒指仍在20000點樓上。對資金流較敏感的投資者,應該不會貿然入市,更不會單純因為港股盈利回報率高於港元利率,便以為股價抵買值得入市。
用同一張圖,今年4月初美滙指數50及100日平均線開始見頂回落,反映資金開始重新撤出美元,月底確認美滙中線見頂,5月「資金市」推動環球股票指數創半年新高。最近的市場短暫調整,與美滙指數短線反彈幾乎同步。暫時仍然應該視美滙指數近期的回升,只是重新跌穿250日平均線後的技術性反彈。

首選中資零售股

不過,另一隻避險貨幣日圓,最近走勢比美滙更強,而且升勢有餘未盡。今次港股調整,由近期高點計,不跌夠2000至3000點,是不大可能罷休的。黃國英6月9日文章標題「先向17600點進發」,目標清晰,期指不消半日已到價,不得不寫個服字。
我自問沒有精準的測市秘方,惟有繼續建議有意入市的投資者,再多等一會。若有必要持貨,仍然以技術及盈利表現同現強勢的中資零售股為對象,次選大落後的中資銀行股。若沽家有誠意的話,我亦有興趣買入一點內房及商品股看門口。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