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殺淫官的弱女鄧玉嬌傷人罪名成立,但不予刑法處理,當庭釋放。
她的一條小命,是給各地聲援的中國人救的。
這件事,帶出一個信號:民不信官。
今時今日,中國老百姓,大部份都站在當官的對立面。這種對立,是深種於內心的,平日好像唯唯諾諾,相安無事,但有點三長兩短,馬上就會爆發出來。
如果你很極端地說一句:當官的沒有一個好東西。相信會得到極大的贊同。尤其在一些山高皇帝遠的小地方,這句話的認可性會更大。
這就是中國吏治的失敗。以至只要發生官民衝突,老百姓會認定必是當官的欺壓百姓,必定是恃強凌弱,必然是官逼民反。即使那可能根本就是一樁刁民發難的事件,老百姓也只會把當官的往壞處想。
這已經是積怨。
一個中國官員,如果想到自己面對的是這麼大一個沸騰的對立面,一定心中發毛。
鄧玉嬌事件雖然解決了,但在「人民勝利了」的背後,也隱現了管治的危機:下一次,會不會鬧得更兇?共產黨靠民心起家,到現在如此民心相背,歸根結底,是吏治失敗。
鄧玉嬌雖然恢復了自由,但也令人擔心她在今後生活中的安全,因為她殺了一個淫官,得罪的卻是一種勢力。雖然已經二十一世紀了,但在中國許多地方,至今還很「水滸傳」。「水滸」的精神是「替天行道」,根源是「無法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