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報道指,港府擬於9月發行總值達500億元債券,規模較原來計劃增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昨回應稱,有關報道資料並不正確。活躍於財資市場的銀行界人士亦說,目前市場胃納最多只能吸納200億至300億元官債,若以2年期計,相信其票面年息率會介乎同年期外滙基金債券孳息率及港元掉期利率之間,換言之,應高於1厘水平,而非報道所指估計低於1厘。
路透社昨午引述消息指,港府擬透過1000億元發債計劃,於9月發售首批債券,金額將達500億元,年期由2至10年,估計票面息率低於1厘。報道稱,當局最初建議首批官債發行額為300億元,但因立法會議員批評發行規模太小,難對市場發揮作用,故政府決定加碼。
市場胃納僅300億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說,該局早前就政府發債計劃徵詢市場意見,主要市場參與者認為,在1年時間內,市場可吸納100億至200億元官債,該局會繼續收集意見,並因應市況決定首年發債額度。
據悉,政府爭取在立法會7月初休會前,通過發債計劃的議案,但鑑於立法會委員會審議尚在進行中,故目前評論有關發債年期或票面息率等詳情言之過早。銀行界指,現時2年期外滙基金債券孳息率為0.7厘,2年掉期利率為1.5厘,由於官債不會納入金管局貼現窗的認可抵押品範圍內,故2年期官債票面息率應高於1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