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前旺角小巴鏟上行人路的意外,揭發醫院管理局存在「先收錢,後救命」的制度。醫療政策評議會認為個案只屬冰山一角,批評藥物名冊令醫療制度大倒退如內地,貧窮及弱勢病人難以得到適切治療,促請當局取消有關制度。
發起網上簽名運動
醫療政策評議會召集人郭家麒指,醫管局05年推行藥物名冊,將藥物分為通用藥物及自費藥物,前者經證實對病人臨床情況適用和有效,並可廣泛使用,如糖尿及心臟病藥物;後者則是經臨床驗證有效,但價格昂貴或僅具輕微邊際效益的藥物。
他表示,大部份新抗癌藥、類風濕藥物、精神科藥物等均屬自費藥物;以抗癌藥為例,一個療程動輒需要6至10萬元,一般市民根本難以負擔;而一些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則因無法自費購買正使用的藥物,藥物名冊推行後需轉用效用較差的通用藥物。
醫管局每年藥物開支約20億,估計連同自費藥物費用也不會多一倍,促請當局盡快取消藥物名冊制度,以直接幫助貧窮及弱勢病人。該會將進行網上簽名運動要求政府取消藥物名冊,網址為 http://www.gopetition.com/online/2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