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班相熟的旅行朋友,豬流感蔓延,遊興自然減低。去不了外地,就想着大家在香港聚聚。於是要我組個飯局。
這些朋友,我戲稱為「食飯幫」,四五十人,招之即來,來之能食。起源,卻要追溯到二○○三年「沙士」期間。
那一年,瘟疫蔓延,人心惶惶。平時一起旅行的朋友,大家都走不得了,街也少出,各自關在家裏,悶得發慌。
那時候,餐廳飯店裏的客人比侍應還少,開食肆的朋友也叫苦連天。
於是我就起了個頭,去食肆寫了特色菜單,叫大師傅用心做菜。再逐個電話打出去,把朋友一雙一對請過來。第一次聚會,人人戴着口罩而至,見了面,如久違親人,扯掉口罩,大聲說笑,美酒佳餚,是在那段日子聽得最多笑聲歡語的場合。
打此之後,隔兩個星期我就搞一次聚會,朋友開心,飯店也振奮。一場瘟疫,倒把人和人都拉在一起了。
後來,這樣的朋友聚會成了慣例,一個月總有一次。再後來,瘟疫消除了,世道好了,人也忙了,忙工作、忙旅行,「食飯幫」的聚會也就漸漸稀落了。有時朋友提起,說好久沒聚啦,我總是說,有空再說,有空再說。
哎,現在又有空了。
說起來真有點諷刺,好時節大家少見,瘟神來了反倒多了相聚。可見世事無絕對的好與壞,市道淡靜日,人間親熱時,豬流感蔓延令學生放假,朋友相聚,不盡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