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師》是真實故事 - 李怡

《禮儀師》是真實故事 - 李怡

最近以來我最喜愛的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原來並不是一個虛構故事,而是根據日本一個真實人物的日記改編的。
原作者叫青木新門,一九三七年出生於日據時的中國東北,八歲因俄軍攻陷東北而與父親死別,並在集中營渡過好一段時間,其間他弟妹相繼死去,母親也因患斑疹傷寒奄奄一息,八歲的他揹着弟妹的遺體,放置在臨時火葬場火化,這是青木對生死的第一次深刻體驗。回日本後,一度經營餐飲業,不幸失敗倒閉,後在報上看到求職廣告,如電影中的小林大悟一樣,成為喪葬禮儀師,並一做三十年。
一九九三年,青木將他自己從事納棺工作所遇到的種種悲歡離合故事,以及他在工作中體悟到的生死觀念,寫成一本書,書名是《納棺夫日記》。他原本只是隨意寫下感受,沒想到會受歡迎,因此只是找當地一家小出版社出版。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這本《納棺夫日記》竟大受好評,引發了熱烈的討論風潮,而將近六十歲的他,也一躍成為名人,各方邀約不斷,都是想請他演講有關納棺心得和生死問題的。
至於拍電影的主意,就來自這部影片的男主角本木雅弘。本木是一位偶像派的電視紅星,他年輕時曾在印度旅行,因此對生死觀有深刻思考。他讀了《納棺夫日記》後,為它的內容深深感動,於是前往拜訪青木新門,希望將這部作品改編成電影,青木由於擔心電影無法傳遞出書中的宗教觀念,曾拒絕本木的請求。但本木沒有氣餒,他數度拜訪青木,終讓青木感動於他的誠意而首允。
本木雅弘為何在電影中表現得如此專注與投入?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