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展軍備 激勵民族主義 - 林和立

北京發展軍備 激勵民族主義 - 林和立

林和立
中國問題評論員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絲毫沒有動搖中共中央軍委大肆發展軍備的雄心壯志。一方面北京得對付「新美帝」在亞太地區發動的反華圍堵政策,亦要捍衞來之不易的「準超級大國」地位;更重要的是,超英趕美的武裝力量大可激勵十三億人民的愛國熱情與民族主義,而後者有時可以掩蓋飽受剝削的弱勢社群對苛政的咆哮。

今年國慶超豪閱兵禮

在甚麼地方倒下就在甚麼地方站起來。二十年前解放軍在天安門附近屠殺手無寸鐵的學生與平民,令「人民軍隊」異化為「血腥劊子手」。
國家兼軍委主席胡錦濤的如意算盤是在十月一日慶祝「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時上演超豪閱兵典禮,讓數萬雄師向民眾與全世界展現最現代化的武器!到時威風凜凜、所向披靡的轟炸機與導彈、火箭等科技巨無霸必可震懾人心,試問誰還敢提「八九六四」?
一反中共與解放軍過去甚麼也保密的作風,月初不少官方報紙與網站已透露那幾種新型武器會於十.一在天安門亮相。最矚目之一將會是號稱比美國F16更先進的國產殲11B型戰鬥機。據著名軍事工程師劉大響介紹,殲11B開始組建時仍得依賴俄國的關鍵零件,但現在連發動機也是國產的。劉並吹噓說到二○三○年中國的發動機將「追上世界最先進的水平」云云。此外,廣場還會展示航天部門「嫦娥計劃」的最新征服宇宙裝備。
同樣重要的是,廿一世紀一十年代快來臨之際,眾多軍政單位紛紛發表各軍事領域的雄偉藍圖。例如科研部門將不計成本地打造胡總十分關注的「藍水」海軍。據一份有關「中國海洋能力拓展計劃」的介紹,二○二○年前中國海軍的「駕馭能力」將逐步拓展到全部領海和經濟專屬區;二○三○年前後,逐步伸展到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二○五○年前後則遍及全球公海。的確,雖然北京近年一直強調「和平發展」,甚至在南沙群島等地向領土爭議對手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妥協方案,但紛爭始終沒有消弭,所以不少軍中少壯派向軍委與胡總上書,要求採取「更果斷進取」的計謀與策略。

離民主道路越走越遠

從軍委與胡總的角度來說,擺出窮兵黷武的態勢似乎可起一石數鳥之效,既可鞏固中國國際地位與在領土糾紛上穩佔「戰略高地」,同時在國內增加老百姓的愛國與凝聚力量。畢竟中央政府今天沒有強而有力的武裝實力也穩不住西藏與新疆的「反華力量」!問題是:所謂強勢軍政路線將是一條不歸路。一個政府越需要軍權支撐,它離憲政與民主道路就會越走越遠。
國內大部份知識分子反對大搞閱兵的原因,也正是因為經典的「蘇聯紅場式閱兵」是獨裁的象徵,那種炫耀武力的精神與廿一世紀人文思想格格不入。當然,反對閱兵的異議分子已在六四前夕給公安「清剿」掉,十.一那天將不會有任何「雜音」打擾胡三軍總司令接受部隊敬禮的亢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