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間凉茶舖 凉茶摻西藥

三間凉茶舖 凉茶摻西藥

【本報訊】市民飲用凉茶防止或治療感冒要小心,衞生署發現大角嘴、九龍城及大窩口三間凉茶舖出售含止痛退燒西藥「撲熱息痛」及傷風藥「氯苯那敏」的凉茶,有關店舖已被即時禁售問題凉茶。註冊中醫師不排除有店舖為了令顧客覺得感冒茶快見效而加入西藥;有藥劑師警告,過量飲用「加料」凉茶,隨時引發肝衰竭及心律不齊等致命併發症。
衞生署上月發現一間凉茶舖售賣摻雜西藥的凉茶後,隨即展開特別行動加強抽驗市面凉茶,發現位於大角嘴道的「善福堂涼茶」、九龍城衙前圍道的「全珍堂」,以及大窩口道的「永善堂涼茶」,出售的凉茶含有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同時含有撲熱息痛及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
衞生署與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昨午展開聯合行動,到有關店舖要求即時停售有問題凉茶,並呼籲市民停止飲用有關店舖出售的有問題凉茶,如有不適需盡快求醫;並提醒業界售賣摻雜西藥的凉茶及有關產品屬違法。衞生署發言人稱,撲熱息痛是一種止痛劑,若大量服用可損害肝臟;氯苯那敏則常用於治療傷風及敏感,副作用包括昏睡、口乾,視力模糊、惡心及便秘等。
位於大角嘴的善福堂昨晚仍有營業,繼續出售各款凉茶,包括感冒茶,有職員指日前曾有衞生署職員到製造凉茶的工場抽取樣本化驗,但沒有解釋原因,由於署方沒有通知化驗結果,也沒有要求停售,故昨晚仍繼續出售凉茶。

可令肝臟受損

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項目總監崔俊明指,這類問題凉茶的西藥含量可以很高,例如衞生署上次在屯門撿獲的凉茶便含八粒撲熱息痛的份量,即一名成年人每日可服食的最高份量,若市民誤飲兩樽或以上,隨時令肝臟受損,原本有肝臟問題人士更可併發肝中毒或肝衰竭;至於氯苯那敏則屬抗組織胺類傷風藥,過量服食可引致血壓上升及心律不齊。他呼籲市民不要將凉茶當水飲,每次不應飲超過兩碗。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指,中醫感冒茶一般要飲用兩、三次,加上有充足時間休息,需一、兩天才見效,故不排除有店舖為了令顧客覺得感冒茶快見效而加入西藥;感冒茶通常不會令人眼睏,飲用後若感疲倦及昏睡等加劇就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