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內銀股放心繼續炒上 - 曾淵滄

曾淵滄專欄:內銀股放心繼續炒上 - 曾淵滄

我曾經提到,6月1日與6月12日,恒指收市幾乎一模一樣,但不同板塊的股價卻強弱分明,這個現象在近兩日恒指再向下調整時依然如此。
本地地產股股價持續下跌,與兩星期前的高峯期比較,普遍下跌10%以上,而中資銀行股在昨日恒指下跌333點的壓力下,仍能逆上回穩微升,建行(939)更創出金融海嘯後的新高價。過去我多次提到,每當美資銀行大手沽售中資銀行股時,就是趁低買入的機會,近幾個月建行就有兩次機會讓大家入市,第一次不足4元,第二次不足5元。

捕捉地產股升浪有良方

中資銀行股之所以能在近兩個星期獲大戶看中而炒落後,最重要的原因當然就是股價的確相當落後,而落後的原因不是銀行業務有問題,而是市場擔心美資銀行的拋售。現在拋售已暫告一個段落,下一回解禁的時間是明年的時候,因此現在可以放心炒上。
從股價走勢圖來看,我又發現另一個現象,我發現本地地產股的升跌與大地產商推出大型樓盤的時間非常脗合。
前一陣子,新地(016)有大型樓盤譽.港灣推出,之後信置(083)有銀湖.天峯推出,就在這兩個樓盤推售進入高峯期間,本地地產股就炒上了,因此請留意下一回有那一家大地產商的大樓盤推出日期。
旭光(067)上市,股價收市時比招股價高19%,看來新股上市熱潮很快的又會出現,而且新股上市之前,同類型股的股價也會炒上,這是有人為新股上市造勢、促銷。
過去幾個月,我們經常說:股市是乾升,因為經濟數據仍然未見曙光。昨日,總算第一道曙光出現了,那就是最新的失業率終於維持5.3%不變,不再上升。就業市場穩定下來是很重要的,影響消費最重大的因素就是就業率,人失去工作就失去消費的慾望。
市建局虧損45億元,原因是為觀塘重建撥備。市建局不是私人發展商,虧的錢是納稅人的錢,我不明白為甚麼明知虧損還要重建?還要付比市價高許多的所謂7年樓齡的樓價來收購不值錢的舊樓?為甚麼不讓私人發展商去做這件事?
市建局沒有必要與發展商爭生意。現在,已有一些人買舊樓來等運到,等市建局來收樓,那就可發一筆財。政府只要放寬強制收樓的比例,發展商就會爭着重建市區舊樓。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