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臉蛋 - 陶傑

白臉蛋 - 陶傑

馬英九的表演,在台灣開始討人厭了。中國人的領袖扮君子,本來就肉麻,在台上演戲,演得久了,像鬼魂一樣,三流的角色上了身,不幸弄假成真,也就是所謂make-believe。
馬英九先生的問題,是滿口仁義道德,扮君子扮成了真的,高票當選,忽然嚐到了大權獨攬的美味──一副軀殼,明明已經修煉成武聖關公的威儀,偏偏眼角瞧見一旁赫然出現一個裸女──在那副忠勇仁義的盔甲下,這位關二哥悄悄地,believeitornot,竟來了生理反應。於是他一面吆喝,舞着關刀,一面往裸女那邊偷偷挪步,挪一寸,近一分,再多挪一寸,準備伸出手去,在大鑼鼓中偷偷摸一把。
兼任「黨主席」,就是馬英九「貌表忠義,內心貪婪」、「外表斯文,內裏荒淫」的小動作。這台戲,還有一個老太監來全力配合。
不要以為「公公」只有香港特區才有,凡中國的權力場,都有公公。「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的台詞,就富有「公公腔」。
馬英九競選的時候,吳伯雄忍着腰痛,在群眾的歡呼聲中老淚縱橫,活脫脫就是天安門城樓上站在毛澤東身邊的周恩來。馬英九上了位,得了總統,嘴巴吃着碗裏的,想要吳伯雄那個「黨主席」的位子,眼睛瞧着鍋裏的,吳公公自動讓位:「你的成功,就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期待」、「這樣的付出太值得了」、「人生有此際遇,夫復何求」、「我當然配合,知所進退」。
本來,身為黨主席,你不必把位子騰出來讓給他。如果「當然配合,知所進退」,那麼特區政府的唐唐也應該辭職,讓曾蔭權來兼任「政務司司長」。對抗瘟疫民望有功,管衞生的周一嶽,「曾特首的成功,就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期待」,也不如「唔撈」,這樣還需要一個「制度」來做什麼?
吳公公是一個老臣子、老奴才,他的血液裏不但有太監的基因,還有點斷背的傾向。「我疼你,比疼自己的兒子還要疼」,馬英九對吳伯雄,像白先勇的同性戀小說《孽子》裏的主角阿青,跟他的老戀人之間的情愫,我的媽呀。
馬英九想獨裁,目前一無這個膽,二無這副能耐。本來,吳公公可以硬是卡住位子不放,演張飛,不要做什麼諸葛亮,看看偽君子怎樣把戲唱下去──馬先生演的是關公,不可能卸下盔甲,往吳伯雄背後捅刀子的,他還要顧一點不知所謂的「身段」。然而吳伯雄沒有這點頭腦,台灣的民主,到底是「去中國化」的,李登輝的首本戲,輪到「國民黨」上場,橘越淮而枳,「民主」就變成一場主奴戲,小皇帝加老公公,還有一絲老頭子狎弄少男屁股的猥瑣。小馬哥和老吳公呀,饒了我們,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