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生遷校鬧風波 官僚份工未做好 - 吳志森

正生遷校鬧風波 官僚份工未做好 - 吳志森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正生書院打算遷校梅窩,受到當地居民激烈反對。正生校監、校長和學生一行到梅窩出席居民諮詢大會,一上碼頭就被辱罵,指他們是「吸毒妹」、「吸毒仔」。諮詢大會期間,居民不斷起哄、叫囂、擾攘,使大會無法正常進行。正生同學仍能保持禮貌,一言不發,靜靜聆聽,但他們畢竟年輕,未經歷過這樣的場面,一些更被嚇得哭了出來。
稚子何辜!十多歲的年輕人,一時犯錯,被判感化。在正生戒毒、讀書、學一門手藝或技術,將來重投社會。但最重要的都不是這些,而是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自信心,認為自己有用,有成功感,社會上仍有人關愛他們,不要自暴自棄,給自己重新站起來的機會。誰不是別人的子女?部份梅窩居民這種野蠻粗暴的行徑,對年輕而脆弱的生命造成第二次傷害。如果你的子女一旦失足墮入毒網,你忍心他們受到相同的對待嗎?設身處地,捫心自問,做出如此行為,良心安樂嗎?
部份梅窩居民的野蠻和無知受到輿論的嚴厲譴責,包括曾特首在內的高官都不敢怠慢,一個一個輪流開腔,呼籲梅窩居民接納包容,給學生第二次機會。但事情鬧到如斯田地,才作這些道德呼籲,作用畢竟太小太遲。官僚的麻木、遲鈍和怠懈,是今次事件的最主要原因。
正生書院在芝麻灣的校舍簡陋,地方不足,學校處於危險山坡,大石有隨時滾下來的危險,交通極為不便,靠無牌街渡接駁。這些都不是三朝兩日的事,遷校要求早在很多年前已經提出。
那時,政府仍未察覺年輕人毒害嚴重,那時「不可一、不可再」的宣傳,仍未鋪天蓋地,官僚們的反應仍是愛理不理。而正生書院是甚麼性質?歸屬那個部門管轄?是教育?是保安?仍是妾身未明。及至黃仁龍反毒戰爭全面鋪開,正生的作用才得到重視,遷校問題才擺上日程。
凡有點公共事務常識的人都應該明白,地方居民都有一種「不要在我後園」症候群,反對起來會橫蠻無理,需極大耐心才能勸服。居民根本不明白正生書院的運作,觀念上仍留在傳統的戒毒模式。負責聯絡居民、疏導民意的離島民政處,理應一早鋪排,帶居民到正生參觀,了解正生的理念和運作,再將遷校後的管理模式詳細交代。但民政處只在兩、三個月前,才將正生書院計劃遷入梅窩的消息通知有關鄉事委員會,該會副主席連一次正式到正生參觀的都沒有,就跳出來反對。消息曝光,居民的情緒像炸開了的鍋,一發不可收拾,作為飲飲食食專業戶的民政專員明顯失職。
局長司長相繼開腔,但仍是口惠而實不至。保安局說原則上支持,但前提是要正生校長校監先勸服居民。梅窩學校屬於教育局,孫明揚局長像失了蹤似的,至今態度曖昧,未發一言。保安局的小官僚信誓旦旦說政府上下一心,但實際行動卻未見積極。曾特首開了金口,下面的官僚們,還不快快做好呢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