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有棄牌 鄧普頓撤出內地QFII

罕有棄牌 鄧普頓撤出內地QFII

【本報訊】中國自03年開始批出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以來,獲批QFII的機構數目持續增加,「新興市場之父」麥樸思(MarkMobius)主理的美國鄧普頓基金(Templeton)卻反其道而行,竟然以少用為理由,放棄QFII牌照,5月開始不在QFII名錄之內。麥樸思接受本報查詢時強調,沒有改變中國投資策略,將繼續投資中國市場。
根據中國證監會資料,截至今年5月,共有82家機構獲QFII額度;鄧普頓早於04年9月獲QFII牌照,但5年來沒有在港推出認可的A股基金產品。
鄧普頓發言人表示,交還QFII資格主要由於該基金不常用有關額度,但以後仍可透過私募基金與內地合營公司等不同途徑投資內地市場;鄧普頓與內地證券行國海證券合組鄧普頓國海基金,分別佔49%及51%股權。

少用為由 主動交還牌照

施羅德投資非執行董事及副主席雷賢達認為,獲QFII的機構主動交還牌照的情況甚為罕見。他估計,QFII額度非永久性質,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熱衷程度,不及07年前般熾熱,令到鄧普頓決定放棄額度。

麥樸思:續投資中國市場

一名基金界人士指出,機構獲QFII額度後,須於半年內運用。QFII主要用於兩大途徑:一是在海外市場向零售及機構投資者推出QFII產品;二是將QFII額度借出。他相信,鄧普頓放棄QFII並非實力出現問題,否則,其內地合營公司應該首當其衝,估計是該機構的A股產品銷售業務不夠大。
有熟悉QFII人士指出,獲批QFII額度的機構,須於時限內滙錢到內地,如滙款不足,QFII額度會被調低;而有關機構只可於一年後分批滙出資金,若滙走資金令本金減少,須再申請增加額度。基金最擔心有客戶提早贖回,因基金可能要自行調度資金,應付客戶的贖回要求;故基金透過QFII推出A股基金產品,並非完全沒有風險。
而且,不是所有市場的投資者都熱衷投資A股。據了解,最近有韓資基金透過QFII,在南韓推出A股基金產品,認購反應一般,集資額等於獲批QFII額度的一部份,基金要自行設法補足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