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所進退」是智慧 - 李碧華

「知所進退」是智慧 - 李碧華

有時看當今政局宮廷大戰,總覺愈活愈回去。像台灣的「黨政合一」動作,便傳統、保守、封建。從君臣對話可見端倪。
本來馬英九為示公平公正,承諾當選總統後不會兼任國民黨主席,以免步扁政府後塵。近日他又以「不是為擴張權力,而是為善盡責任」,揮鞭挺進。一直不正式表態,希望在六月前,讓現任黨主席吳伯雄得到安置,有個好的下台階。
馬要參選黨主席,誰同他「競逐」?吃飽了撐的?觀察環境,任內的都下馬,還有人上馬?見吳伯雄表白,中間或有很多門面上虛話,例如「比疼自己兒子還要疼」、「你的成功,就是我這一輩子最大的期待,最大的期待」(重複說兩遍)……是否發自五內不管了,不過「黨政緊密合作、促進政務推動」為大前提,形勢比人強,吳這樣說:
「我自當配合,我知所進退。」
此乃流傳千百年的告退金句。聽起來雖有點不甘心,為大局着想,總得有人這樣做。退,是明白、知情、理智、合作,決不妨礙下一位。自願而非被逼,下台身影比較漂亮。中國官場的「知所進退」是智慧,「自當配合」付諸行動。歷史教我們的,很多場合用得上,包括情場、職場、娛樂圈。